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秉同的《浴日亭》
全文:
黃木灣頭古野亭,亭虛俯檻吞滄溟。
扶桑遙報日將起,洪轟海底魚龍驚。
細濯鹹池真皎潔,不比尋常乍明滅。
悠悠燠照遍垓埏,風檐蔀屋皆澄澈。
昔唐最重虞淵功,塵埃洗盡依舊紅。
會得何須赤繩系,自有擎手回蒼穹。
夸父鄧林徒擾擾,魯陽三舍應未了。
晉人見說寡君須,豈知線量終縹渺。
狂夫炙背獻至尊,烈士曝書遺兒孫。
世事浮雲祇如此,我愛古來銘浴盤。
亭去波羅猶咫尺,廟神相對遙相憶。
朝捧清光盪祲氛,暮繞餘輝江震擊。
效靈宣秘護濠城,蛟騰鳳舞黃河清。
果然羲馭寅賓旭,萬國山河屬大明。
參考注釋
夸父
中國神話人物。炎帝的後裔。見“夸父追日”:傳夸父曾追逐落日,途中口渴,飲盡黃、渭河水未止。欲北去飲大澤水,中途渴死。死後手杖化為“鄧林”。夸父子孫繁衍成夸父國
鄧林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樹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 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飲 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神哉 夸父 ,難以理尋,傾沙逐日,遯形鄧林。” 唐 韓愈 《海水》詩:“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 清 錢謙益 《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之四:“聞逐鄧林搜棄杖,戲禁滄海學栽桑。”
(2).比喻薈萃之處,聚匯之所。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 陳思 《贈弟》、 仲宣 《七哀》、 公幹 《思友》、 阮籍 《詠懷》……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謂篇章之珠澤,文彩之鄧林。” 清 魏源 《碑洞》詩:“不是碑淵海,真成鬼鄧林。”
(3).古地名。 戰國 時在 楚國 北境。《商君書·弱民》:“隱以 鄧林 ,緣以 方城 。”《史記·禮書》:“阻之以 鄧林 ,緣之以 方城 。” 司馬貞 索隱:“ 劉氏 以為今 襄州 南鳳林山 是古 鄧祁侯 之國,在 楚 之北境,故云阻以 鄧林 也。”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魯陽
(1).指 魯陽公 。 戰國 時 楚 魯陽邑 公,傳說為揮戈使太陽返回的英雄。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四:“愧無 魯陽 德,迴日向三舍。” 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魯陽 何德,駐景揮戈?” 譚作民 《噩夢》詩:“振臂一揮心膽豪,十萬橫磨 魯陽 勇。”亦作“ 魯陽子 ”。 明 何景明 《贈李獻吉》詩之一:“世無 魯陽子 ,坐惜朱顏衰。”參見“ 魯陽揮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魯山縣 。《漢書·地理志上》:“ 南陽郡 : 魯陽 ,有 魯山 。古 魯縣 。” 顏師古 註:“即《淮南》所云 魯陽公 與 韓 戰,日反三舍者也。”
(3).複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魯陽 氏。見 漢 王符 《潛夫論·志姓氏》。
三舍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為九十里。《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 晉國 , 晉 、 楚 治兵,會於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韋昭 註:“古者師行三十里而舍,三舍為九十里。”
(2).泛指距離遠。 清 趙翼 《高黎貢山歌》:“層椒青青日西下,借問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制樂》:“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願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 清 曹寅 《避熱》詩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願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豐 以後,太學分三舍;上舍、內舍、外舍。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謂客曰:‘ 蔡元長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賓興之法,相公何為不取。’”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書生莫打乖。”參見“ 三捨生 ”。
未了
(1) 沒有了卻、結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沒有終點
未了的欠債
李秉同名句,浴日亭名句
名句推薦
一登占得嵯峨處,始覺群峰迤邐低
張汝賢《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