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牛燾的《鎮沅雜詠三十六韻》
全文:
炎徼南荒外,瓜城絕塞邊。
九夷今部落,六詔古山川。
土姓延窩泥,銀生控濮鉛。
封疆餘壁壘,蠻觸息戈鋋。
環郭無完雉,梯山有畫阡。
澗虛溪漲霧,樹老葉生煙。
野柵環蘆箐,山陰雜木棉。
蜂房煙竇蜜,蝸戶灶丁遍。
南浦催耕早,西成報賽虔。
風聲寅亥市,米價丙丁年。
雲外溪舂碓,山根竹引泉。
三秋無候雁,二月有鳴蟬。
恩鎮旋分合,刁刀任倒顛。
衣冠齊氣緩,巫覡楚風沿。
艾葉呼成俗,茶鹽禮不愆。
花裙百幅疊,青布滿頭纏。
飼蠱吁堪怪,埋魂習未悛。
瘴氣先比稻,炎汗臭如膻。
野水荒山地,黃雲赤日天。
銷魂戛灑渡,讋夢哀牢顛。
馬路千盤轉,羊腸九折旋。
登危筋力盡,入境衣履穿。
黌序長榛莽,衙齋傍市廛。
芷莖香寂寞,楚水月嬋娟。
人立扶桑影,家餘玉版禪。
共春鳥異響,別樹花同妍。
太僕叢祠古,西林樂府傳。
清風銷案蠹,時雨慕堂鱣。
此日權司鐸,前身愧謫仙。
阮途窮未返,潘序拙宜然。
問菊無來使,折梅誰遞箋。
春情雲漠漠,鄉思淚涓涓。
手板裁霜竹,頭銜問雪氈。
但愁官冷落,例與郡移遷。
對酒空憐鬢,吟詩剩有肩。
輶軒久廢職,會萃擬成篇。
參考注釋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標記,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
(2) 將某一地區全權交給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帥
執掌封疆之印
壁壘
舊時兵營四周的牆壁,泛指防禦、戒備的工事,現在常指互相對立的事物或界限
關稅壁壘
壁壘森嚴
蠻觸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後以“蠻觸”為典,常以喻指為小事而爭鬥者。 唐 白居易 《禽蟲》詩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 蠻 觸 交爭蝸角中。”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訪姨》:“人生大夢信無憑, 蠻 觸 徒然有鬭爭。”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顧乃於電光石火之內,更興 蠻 觸 之兵戈,不夢中夢乎?” 趙朴初 《讀朱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 蠻 觸 爭蝸涎。”
戈鋋
(1).戈與鋋。亦泛指兵器。《文選·班固<東都賦>》:“元戎竟野,戈鋋彗雲。” 李善 註:“《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 清 顧炎武 《萊州》詩:“礮甲初傳造,戈鋋已擊屠。”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變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練兵也,其猶壯士之披甲冑而執戈鋋也。”
(2).借指戰爭。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無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詩:“一伻與一校,幸不逢戈鋋。” 清 秦松齡 《滿目》詩:“滿目紅旗載米船,西南何日罷戈鋋。”泛指爭鬥、衝突。 宋 邵雍 《觀棋長吟》:“座上戈鋋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今人意見相左則衷起戈鋋;格調稍殊則眼分青白。”
牛燾名句,鎮沅雜詠三十六韻名句
名句推薦
十里城西松嶺庵,每經過此便懷慚
丁大容《松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