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尚可致天地,煩想豈特疏心胸

黃履次韻和正仲游華嚴此君亭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履的《次韻和正仲游華嚴此君亭》

全文:
邂逅相遇三詩翁,適我願兮江之東。
每乘高興即同賦,矧值修竹華嚴宮。
迫窮收棄勢相遠,交我以淡情何重。
古來金石論賢達,應求本自聲氣同。
清晨登此亭,亭前羅層峰。
浮雲開白日,金影升珠櫳。
高標不逐四時變,翠色可奪千葩紅。
一日無此君,子猷嘯詠已不濃。
清風颯然至,淵明喜動羲人容。
化龍況是葛陂杖,待鳳幸列朝陽桐。
伶倫裁嶰谷,律呂因雌雄。
太和尚可致天地,煩想豈特疏心胸
下逮漢蔡邕,取椽制笛柯亭中。
與夫皮為冠兮葉為酒,皆自荊陽之貢東南之美兮,冒霜停雪拂景雲而縈惠風。
吾曹對此但欲適清樂,不學渭川之人兮資千畝以敵萬鍾。

黃履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煩想

(1).雜念;俗慮。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過 靈溪 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唐 韋應物 《晦日處士叔園林燕集》詩:“賴此林下期,清風滌煩想。”

(2).胡思亂想。 蕭紅 《生死場》八:“在喝酒以後她更愛煩想。”

豈特

難道只是;何止。《莊子·讓王》:“以 隨侯 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 隨侯 之重哉?”《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臣死且不辭,豈特巵酒乎!” 宋 蘇軾 《王仲儀真贊敘》:“夫所謂世臣者,豈特世祿之人;而巨室者,豈特侈富之家也哉!”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古之君子德業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後世者,豈特天質之美哉!” 清 葉舒璐 《索得學山兄遺稿》詩之二:“ 阿連 自為文章哭,豈特傷心舊雁行?”

心胸

猶“心中”,“內心”

黃履名句,次韻和正仲游華嚴此君亭名句

詩詞推薦

太和尚可致天地,煩想豈特疏心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