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鏡煙齋有會》
全文:
朴齋臨碧溪,溪水明方鏡。
輕煙起波上,因以鏡煙命。
溶溶與澹澹,相資蔚相映。
箇中有理趣,家語垂宣聖。
至清則無魚,辭異義同證。
參考注釋
至清
(1).過於清澈;極其清澈。 漢 東方朔 《答客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詩:“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辭·遠遊》:“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王逸 註:“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 清 王夫之 《楚辭通釋》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淮南子·精神訓》:“契大渾之朴,而立至清之中。”
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後漢書·章帝紀》:“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義焉。”《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一本作“ 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
(5).違反常規、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 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九世之讎而滅 紀 , 僖 元年實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 宋 曾鞏 《為人後議》:“故為人後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禮》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禮》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後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
乾隆名句,鏡煙齋有會名句
名句推薦
居常諳寂寞,童稚笑相歡
黃得禮《宿皇恐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