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蘇軾 《於潛僧綠筠軒》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書法作品欣賞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
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
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
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痴?”
那么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注釋
⑴於潛:舊縣名,在今浙江省臨安市境內,縣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綠筠軒。僧:名孜,字惠覺,出家於於潛縣的豐國鄉寂照寺。
⑵此君:用晉王徽之典故。王徽之酷愛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來種竹,人問其故,徽之說:“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即是竹子。大嚼:語出曹丕《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⑶揚州鶴:語出《殷芸小說》,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有的是想當揚州刺史,有的是願多置錢財,有的是想騎鶴上天,成為神仙。其中一人說:他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兼得升官、發財、成仙之利。

簡評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春,蘇軾出任杭州通判時,從富陽、新登,取道浮雲嶺,進入於潛縣境“視政”。於潛僧慧覺在於潛縣南二里的豐國鄉寂照寺出家。寺內有綠筠軒,以竹點綴環境,十分幽雅。蘇軾與僧慧覺游綠筠軒時,寫下了這首《於潛僧綠筠軒》。

蘇軾名句,於潛僧綠筠軒名句

詩詞推薦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