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峰高處從中起,瑤台紺宇白雲里

吳三樂嵩山高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三樂的《嵩山高》

全文:
望嵩岳兮乃在伊,洛之浦箕潁之隈。
巃嵷萬仞何奇哉,盤礡中原橫九垓。
陰陽昏曉多變態,吐吞日月相縈迴。
翠屏孤聳排丹嶂,二室東西宛相向。
諸峰卻立如欲摧,削出芙蓉千萬狀。
紫峰高處從中起,瑤台紺宇白雲里
古松偃蹇不知年,溪流惟見石齒齒。
有峰六十信插天,森森劍戟白蜿蜒。
玉女青童遞隱見,紫微黃蓋生雲煙。
上有三花之古樹,下有百丈之飛泉。
晴空片片灑寒雪,飛蘿懸瀉如珠連。
我欲乘風到絕巔,恨無羽翰愁攀緣。
策杖徘徊日將午,倏忽陰雷散輕雨。
長風為我捲浮雲,飛來倒掛岩前樹。
振衣宛轉陟層巔,四顧茫茫小寰宇。
神僧面壁人不知,仙子吹笙鶴自舞。
即欲舉手探月窟,廣寒彷佛見銀闕。
醉把金壺餐綺霞,坐看玉鏡邀明月。
入石室,臥雲門,劃然長嘯如雷奔。
山鬼倚岩笑,山鳥繞樹喧。
靈怪恍惚不可測,更從何處問真源。
君不見周家申甫原非偶,詩云岳降理或有。
又不見盧鴻岩下草生春,卜居偏傍洗耳人。
吁嗟乎。
靈山自是毓精英,古來高士留其名。
秀色攬結真堪挹,而我豈終軒冕者。
紅塵白馬竟何為,不如棲息此山下。
出山日落迷*煙霧,回首恐失桃源路。
他年倘得伴松筠,買山還許留詩賦。

吳三樂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高處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對較高的位置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輪廓鮮明的照片

從中

(1) 從…人或事物之中

(2) 從這(那)里

這種使用中材料的展覽可以使人們從中獲得客觀的情報

瑤台

(1).美玉砌的樓台。亦泛指雕飾華麗的樓台。《楚辭·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 有娥 之佚女。” 游國恩 纂義引 徐煥龍 曰:“瑤臺,砌玉為臺。”《淮南子·本經訓》:“晚世之時,帝有 桀 紂 ,為琁室瑤臺,象廊玉牀。”《舊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氏》:“是以卑宮菲食,聖主之所安;金屋瑤臺,驕主之為麗。” 明 李夢陽 《去婦詞》:“瑤臺築就猶嫌惡,金屋裝成不論錢。”

(2).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 晉 王嘉 《拾遺記·崑崙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瑤臺。比紅塵中別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瑤臺 閬苑 神仙, 蔡狀元 是 天祿 石渠 貴客。”

(3).積雪的樓台。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贊》:“氣徧霜繁,年豐雪積……權陋瑤臺,暫踐盈尺。” 唐 許渾 《看雪》詩:“客醉瑤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遠行》詞:“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別有瑤臺瓊榭。”

(4).玉鏡台。妝檯的美稱。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絶,瑤臺傾兮鏡匳空。”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御餞》:“冠裳俊雅,正瑤臺鏡里,鳳妝濃乍。”

紺宇

即紺園。佛寺之別稱。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朱軒夕朗,似游明月之宮;紺宇晨融,若對流霞之闕。” 宋 歐陽修 《廣愛寺》詩:“都人布金地,紺宇巋然存。” 清 姚鼐 《重宿幽棲寺》詩:“紺宇中臨千嶂小,黃梅旁出一枝尊。”參見“ 紺園 ”。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吳三樂名句,嵩山高名句

詩詞推薦

紫峰高處從中起,瑤台紺宇白雲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