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摯的《社日陪祀渚宮退作長句呈聖鄰屯田》
全文:
楚鄉地薄氣不密,寒燠開閉無春冬。
盛陽不效二月尾,日夜霰雪雨以風。
社壇污潦害展祀,奠獻蕝席移渚宮。
層台大廈禮少變,餼羊不去精享通。
須臾巳事雲解駮,象緯落落天曈曨。
起憑危欗久顧望,肅然羽翼開愁胸。
恍疑身世此何地,蓬瀛岌岌三山宮。
平湖無波萬籟息,但見橋影僵雙虹。
豈無林花與嘉木,盪搖摧折今一空。
枝頭尖纖卷寒綠,水面狼藉浮殘紅。
荊州獨此號勝地,經年未始來其中。
夤緣陪祀幸一至,豈期端值青春窮。
嗟吾老去少歡緒,況乃人事多匆匆。
與君卻作避暑約,解衣岸幘看雲峰。
攜壺挾策無不可,此樂豈特春遊同。
參考注釋
鄉地
(1).故鄉,家鄉。
(2).鄉約與地保的並稱。 清 代一鄉之中,鄉董或鄉長以下設莊頭、鄉約、地保各一人,分管鄉里雜務,皆為無俸役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庶政·禁宰耕牛》:“莊頭、鄉地等互相覺察,如有擅宰耕牛者,即公同驗明,赴官舉首,審實照律治罪。”
薄氣
(1).謂陰氣相搏。《淮南子·原道訓》:“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瘖,驚怖為狂。”按,《素問·宣明五氣篇》:“搏陽則巔疾,搏陰則為瘖。”
(2).方言。氣量小。 孫犁 《白洋淀紀事·村歌上篇》:“可是俺們那組,都說大家既是合事,才組織到一塊,不願意分斤撥兩的,顯著薄氣,又嫌麻煩。”
寒燠
(1).冷熱。《漢書·天文志》:“故日進為暑,退為寒。若日之南北失節,晷過而長為常寒,退而短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為寒暑。”《漢書·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奧,亦以風為本,四氣皆亂,故其罰常風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陰陽相沴,寒燠繆節。” 清 趙翼 《漁塘》詩:“維桑可禦寒,維柳可納涼,寒燠各有資,此亦經濟方。”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 ,寒燠適中,風物清華,彼此都是外籍,又無聚族而居的排外惡習,自然不會發生嫉視異鄉人的心理。”
(2).借指時間。一寒一燠,代表一年。 清 陳確 《與劉伯繩書》:“違晤以來,再易寒燠,懷想之私,與時俱增。”
(3).指問候冷暖的應酬話。 唐 白行簡 《李娃傳》:“與之拜畢,敘寒燠,觸類妍媚,目所未覩。”
(4).猶苦樂。《文選·張衡<東京賦>》:“同衡律而壹軌量,齊急舒於寒燠。” 薛綜 註:“寒燠,猶苦樂。”
開閉
猶開合。《鬼谷子·捭闔》:“陰陽變動,四時開閉,皆捭闔之道也。”《淮南子·精神訓》:“是故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外為表而內為里,開閉張歙,各有經紀。” 唐 劉允濟 《天賦》:“憑理亂而倚伏,候昏明而開閉。”
劉摯名句,社日陪祀渚宮退作長句呈聖鄰屯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