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還二龍歸鼎湖

朱鼎朝元歌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鼎的《朝元歌》

全文:
揚帆海隅。
破浪過牛渚。
身似憑虛。
漂泊隨波溯。
你看隊隊旌旄。
層層樓櫓。
我待把神州撐住。
驅石中流。
迎還二龍歸鼎湖
跨海淨狼胥。
凌波拯溺輿。
合:三軍飛渡。
齊要去奮威耀武。
淨:幾載臨戎禦侮。
驍雄赳赳武夫。
鳴劍志伊吾。
齧雪餐風。
沈舟破釜。
敢辭金革苦。
死䤋生俘。
長鯨短狐皆剪屠。
塞北望來蘇。
諸番空穴居。
合前醜:挾取長戈勁弩。
憑河捋虎鬚。
踴躍志餐胡。
旂炫蛟龍。
闞如虓虎。
須效著鷹揚尚父。
千里旌旗。
長江一望皆舳艫你看風順帆輕。
溯流西下。
好迅利也呵。
看蘭槳似輕鳧。
濤平如坦途。
合前末:辟穀餐霞吸露。
生涯一缽盂。
羽化住蓬壺。
辭卻蟬纓。
棲身豹霧。
我特御風軒翥。
超海燃犀。
湖蛟海噩擲劍誅。
生:先生如今何往。
末:我拂袖返天衢。
清風吹步虛。

朱鼎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二龍

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後漢 許劭 、 許虔 兄弟。《後漢書·許劭傳》:“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稱 平輿 淵有二龍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將 兄弟,曰:‘ 平輿 之淵,有二龍焉。’” 唐 楊炯 《唐恆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輿 之二龍,是為 賈 家之三虎。”(2)指 三國 吳 劉岱 、 劉繇 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劉岱 )於前,擢 正禮 ( 劉繇 )於後,所謂御二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謝覽 、 謝舉 兄弟。《南史·謝舉傳》:“﹝ 舉 ﹞與兄 覽 俱預元會。 江淹 一見並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塗”者也。’”(4)指 南朝 梁 劉孝義 、 劉孝勝 兄弟。 南朝 梁 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 杜 昔夾河,二龍今出守。”(5)指 南朝 齊 柳惔 、 柳悅 兄弟。《南史·柳惔傳》:“﹝ 惔 ﹞少與長兄 悅 齊名, 王儉 謂人曰:‘ 柳氏 二龍,可謂一日千里。’”(6)指 唐 烏承恩 、 烏承玼 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 承玼 ﹞與族兄 承恩 皆為 平廬 先鋒,沉勇而決,號‘轅門二龍’。”

鼎湖

(1).地名。古代傳說 黃帝 在 鼎湖 乘龍升天。 唐 顧況 《相和歌辭·短歌行》:“ 軒轅 皇帝初得仙, 鼎湖 一去三千年。” 明 夏完淳 《北風行》:“ 鼎湖 不見飛蒼龍,阿閣何時棲赤鳳。”

(2).借指帝王。《陳書·沉炯傳》:“臣聞 喬山 雖掩,鼎湖之靈可祠。” 清 吳偉業 《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3).指帝王崩逝。《周書·靜帝紀》:“先皇晏駕,萬國深鼎湖之痛,四海窮遏密之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盼望,兵燹難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劍無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賀當陽。” 柳亞子 《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曆皇帝殉國紀念節也前十數日有滇中之捷感而賦此》詩:“赤縣重開新日月,鼎湖遺恨舊風雷。”

(4).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鼎湖 。”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 鼎湖宮 ,《黃圖》以為在 藍田 。”《漢書·揚雄傳》作“鼎胡”。《三輔黃圖·甘泉宮》:“ 鼎湖宮 ,在 湖城縣 界…… 漢武帝 於此建宮。”

朱鼎名句,朝元歌名句

詩詞推薦

  • 雨霖鈴

    長筌子元代〕清晨凝佇。見風雲濟,及作時雨。陰陽協順空中,為甘露、山澤敷布。點點如膏利益,洗滅妖氛,四海澄素。造化
  • 悼竹

    趙蕃宋代〕此君如高人,風節常凌厲。雖經隆冬中,正色不少替。春今盡正月,萌櫱且次第。天公出奇手,白晝變昏翳。初飛
  •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

    釋道潛宋代〕冰紈玉粉淨無塵,墨妙扶疏更絕倫。試問揮毫底人物,不言從可識天真。
  • 簡彥博

    趙蕃宋代〕憶作連郛住,猶為解榻期。古書相是正,餘事劇娛嬉。近者間何闊,懷哉我所思。如聞獲稻畢,當是入山時。
  •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真宗宋代〕煌煌神武,再御開軒。時惠南土,旋定太原。車書混同,聲教布宣。維天佑之,億萬斯年。
    迎還二龍歸鼎湖 詩詞名句
  • 劉楨魏晉〕青青女蘿草。世依高松枝。幸蒙庇養恩。分惠不可貲。風雨雖急疾。根株不傾移。
  • 法善院

    戴表元宋代〕野火煙雲窟,春溪風日朝。花遲年有閏,樹密地無徭。山鼓通荒戍,庭碑認往朝。客言僧可隱,勝似隱農樵。
  • 見翰林蘇公馬祖龐翁贊戲書

    黃庭堅宋代〕一口吸盡西江水,磨卻馬師三尺觜。馬駒蹋殺天下人,驚雷破浪非凡鱗。馬祖龐公,水泄不通。游鯈方樂,科斗生
  • 文殊為龍女說法贊

    釋了惠宋代〕作獅子吼,震龍王宮。說者如啞,聽者如聾。清涼山頂照明月,無垢世界生清風。
  • 鐵杵磨針

    祝穆宋代〕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迎還二龍歸鼎湖 詩詞名句
迎還二龍歸鼎湖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