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

作者:釋道潛 朝代:宋代

原文

冰紈玉粉淨無塵,墨妙扶疏更絕倫。

試問揮毫底人物,不言從可識天真。

詩詞問答

問:《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冰紈

(1).潔白的細絹。《漢書·地理志下》:“後十四世, 桓公 用 管仲 ,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歸。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 顏師古 註:“冰謂布帛之細,其色鮮絜如冰者也。紈,素也。” 唐 許敬宗 《麥秋賦》:“非甘泉而滌景,異寒氣而浮涼。卻冰紈於寶笥,屏珍簟於披香。” 清 吳偉業 《宮扇》詩:“玳瑁簾開南內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蟬翼描來雲母輕,冰紈製就天孫艷。”

(2).代指絹制的團扇。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節貼子詞·皇帝閣》:“一扇清風灑面寒,應緣飛白在冰紈。” 明 葉憲祖 《夭桃紈扇》第四折:“那時匆匆不及寫書,只留下紈扇一面。表相思未寫鸞箋,把冰紈留付多才。” 清 龔自珍 《意難忘》詞:“秋花分小影,秀句寫冰紈。眉意淺,佩聲殘,有珍重千般。”

玉粉

玉的粉末。 唐 姚合 《寄李群玉》詩:“石脂稀勝乳,玉粉細於塵。” 宋 蘇軾 《浣溪沙·紹聖元年游大口寺野飲》詞:“玉粉輕黃千歲藥,雪花浮動萬家春。”

無塵

不著塵埃。常表示超塵脫俗。 唐 崔櫓 《蓮花》詩殘句:“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唐 杜荀鶴 《題戰島僧居》詩:“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墨妙

(1).精妙的文章。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雖 淵 雲 之墨妙, 嚴 樂 之筆精……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唐 陳子昂 《為喬補闕慶武成殿表》:“臣所恨才非墨妙,思乏筆精;不能讚揚休祚,歌詠聖德。”

(2).精妙的書法。 唐 魯收 《懷素上人草書歌》:“吾觀文士多利用,筆精墨妙誠堪重;身上藝能無不通,就中草聖最天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王進德 ﹞彈琴讀書,或展古人墨妙,臨寫不釋手。” 清 趙翼 《題肅本淳化帖》詩:“所嫌腕弱但塗蚓,敢詡墨妙堪籠鵝。”

(3).精妙的繪畫。 唐 岑參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詩:“相府徵墨妙,揮毫天地窮;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宋 黃庭堅 《送顧子敦赴河東》詩之三:“ 虎頭 墨妙能頻寄,馬乳蒲萄不待求。”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葉繁茂分披貌。《呂氏春秋·任地》:“樹肥無使扶疏,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則多粃,墝而專居則多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詠牡丹》詞:“玉盤搖動半厓花。花樹扶疏,一半白雲遮。” 明 劉基 《梅頌》:“扶踈蕭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撓其節兮。”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一:“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

(2).迴旋貌;飄散貌。《淮南子·修務訓》:“龍夭矯,燕枝拘,援豐條,舞扶疏。” 高誘 註:“扶疏,槃跚貌。”《文選·嵇康<琴賦>》:“忽飄搖以輕邁,乍留聯而扶疏。” 李善 註:“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題九江義門陳氏壽安堂》詩:“方瞳緑鬢紅氍毹,春酒搖盪香扶踈。”

絕倫

絕群。同類中無可比擬者;獨一無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

靜者多心妙,先生藝絕倫。——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

絕倫超奇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揮毫

寫毛筆字或作畫

此君動輒揮毫於人前

揮毫題字

人物

(1)

(2) 小說或戲劇中被描寫的人

人物描寫

(3) 被認為有突出或顯著特性的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 * 《沁園春·雪》

愷撒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西人之畫,則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實景。——蔡元培《圖畫》

(4) 講話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勵或發命令的人

由一個圈內人物指導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個人物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天真

(1) 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為單純、樸實、幼稚;頭腦簡單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歲的小孩

詩詞推薦

  • 送林荊州歸蓬萊

    釋紹曇宋代〕蓬萊山翁抱仙骨,穩跨長鯨游八極。玉壺深貯海山雲,十載窮幽歸未得。年業骨蛻壺倒空,長鯨又化為蒼龍。了無
  • 洊飢之餘復苦久雨感嘆有作

    陸游宋代〕道傍襁負去何之?積雨仍愁麥不支。為國憂民空激烈,殺身報主已差池。屬饜糠麧猶多愧,徙倚柴荊只自悲。十載
  • 無題二首

    楊億宋代〕銅盤蕙草起青煙,斗帳香囊四角懸。沈約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誰傳。金塘雨過猶疑夢,翠袖風回祇恐仙。日上
  • 讀畫史

    徐瑞宋代〕子敬因成駮,曹興偶畫蠅。初非有意作,意以絕倫稱。鑄錯吾何恨,求全古所懲。中年思爛熟,巧力不須矜。
  • 送王祠部

    佘翔明代〕太行王屋接長安,漢署春風入握蘭。丹就神仙辭葉縣,詔來禮樂典祠官。卿雲東省花間駐,御氣西山馬上看。鄴下
  • 自和

    李曾伯宋代〕北帝東皇競化工,六花吹滿鬢毛松。誰令霓衛鋪張曉,來與牛鞭斷送冬。寶曆明朝新紀鳳,珠宮昨夜起驪龍。驅寒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虞察院生日

    姜特立宋代〕今年旱火欲燒空,儘是忱誠默禱功。尊酒豚蹄亦何用,使君心自與天通。
  • 浣溪沙

    管鑒宋代〕十里狂風特地晴。天工著意送行人。負他桃李十分春。杜宇已催歸思亂,啼鶯休惹客愁新。晚風溪路淨無塵。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小詩七首寄養蒙兼呈景駿·其四

    陳淵宋代〕太史溪頭十裡間,朝陽峰下水涵天。青鞋不踏紅塵陌,夢斷僧窗又一年。
  • 晚發綦江

    江源明代〕昨來初駐馬,今日復登舟。新水彌沙岸,斜陽入舵樓。酷吟詩作伴,不飲酒為讎。明發知何地,江津天際頭。
  • 聞顏尚書陷賊中

    戎昱唐代〕聞說征南沒,那堪故吏聞。能持蘇武節,不受馬超勛。國破無家信,天秋有雁群。同榮不同辱,今日負將軍。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北梅開殊晚和林實之別駕韻

    孫應時宋代〕楚江橫月一枝明,想見江南半落英。等是春風有先後,不妨調鼎看功成。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 戊申季秋月十有九日,賞芙蓉於汝

    王寂元代〕蓋暮年遊宦之情不能已也岸柳飄疏翠,籬菊減幽香。蝶愁蜂懶無賴,冷落過重陽。應為百花開盡,天公著意留與,
  •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三十八

    釋懷深宋代〕雲籠大野,迦葉攢眉。雨灑長天,空生下淚。
  • 月夜鼓琴

    李處權宋代〕清風泛寒露,夜久氣轉涼。恍然幽夢覺,明月及我床。披衣起獨坐,愛此數尺光。興來御桐君,正始其可忘。山高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仇英移竹圖

    乾隆清代〕暑雨初晴宜曝書,更教移竹補林虛。長竿選得無枝葉,系線把來自釣魚。
  • 稚梅

    陶夢桂宋代〕更好軒中幾報春,幽人去後化為薪。向來花在孫枝上,一笑相看似故人。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吹笙引

    王轂唐代〕媧皇遺音寄玉笙,雙成傳得何淒清。丹穴嬌雛七十隻,一時飛上秋天鳴。水泉迸瀉急相續,一束宮商裂寒玉。旖旎
  • 江夏秋懷三首之一

    賀鑄宋代〕陳物紛然眼界中,長年何與偶書空。滄浪難為俗子唱,絡緯漫催貧女工。風月少容休吏役,煙波長與濟途窮。功成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文源閣

    乾隆清代〕罷宴兼停燈火繁,消煩小憩合文源。得閒於是愜清思,不見何當信諛言。春夏秋冬羅四庫,魯魚亥豕覈三番。雖然
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原文_酬劉巨載舍人見贈所畫山水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