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語不須資象譯,通情洽惠系深思

乾隆賜哈薩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詩以紀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賜哈薩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詩以紀事》

全文:
請安阿卜勒比斯,努喇里居遙故遲。
均可嘉其攄誠悃,未宜靳此霈恩施。
筵開首夏頒三爵,節過元宵燦九枝。
對語不須資象譯,通情洽惠系深思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對語

(1).對偶的詞句。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辭,盛行於俗。”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其詩卷首有一對語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頭行。’” 郭沫若 《我的作詩的經過》:“﹝我﹞做過《賦得體》的試帖詩,以及這種詩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對語。”

(2).交談,對話。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一:“老兵不執役,則屏於舍外,常聞其中若有對語者。近聽之,則寂然。” 元 薩都剌 《夜泊釣台》詩:“山僧對語夜未央,不知風露滿衣裳。”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同一禹域之民,而對語或須對譯,曷若易之為便?”

(3).對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俞陶泉都轉》:“今年在 揚州 ,聞 公眉觀察 亦有一聯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屬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誰與歸。’出語本《朱子》,對語本《檀弓》。”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象譯

(1).猶翻譯。《呂氏春秋·慎勢》:“凡冠帶之國,舟車之所通,不用象譯狄鞮。” 宋 蘇轍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詩:“魚龍定示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

(2).借指四方之國。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若乃乘此直心,推誠闇往,則半息可追,一念斯至,感降參差,雲霏霧委,此又昭被象譯,輝映縑圖。” 唐 陳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序》:“虎符不發,象譯攸同。”

通情

(1) 通達情理;懂人情

他很通情

(2) 交流男女間感情

深思

認真思考,深入考慮

深思熟慮

乾隆名句,賜哈薩克阿卜勒比斯之子噶岱等宴詩以紀事名句

詩詞推薦

對語不須資象譯,通情洽惠系深思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