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乾隆學仙謠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學仙謠》

全文:
東東叩齒鳴天鼓,希夷內景升瓊戶。
蓮台坐嬰閉三蠱,仙名已入玉清府。
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淮南雞犬不易及,碧落龍髯那許攀。
始嘆平生空費力,家鄉欲歸歸不得。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海內北經》:“ 蓬萊山 在海中。”《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李賢 註:“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祕録並皆在焉。” 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 瀛洲 同泛濟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定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於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後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參見“ 登瀛洲 ”。

方丈

(1)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飄渺

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飄渺無常

乾隆名句,學仙謠名句

詩詞推薦

  • 題定武本蘭亭

    陳長方宋代〕昭陵一入見無從,鐫石猶將贗本供。八法典刑今在此,華在天外立三峰。
    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詩詞名句
  • 離高郵答謝朱元弼兼簡崔伯易

    王令宋代〕昔來何悠悠,今去亦泛泛。豈自果進退,姑且便飲啖。三代今去遼,士食久已濫。徒死不為義,可無苟石擔。平生
  • 過馮嶺感舊

    王偘宋代〕危陟山椒下碧灣,籃輿竟日劇千盤。傷心四起經行舊,那復當年彩袖班。
  • 尼淨智宋代〕趙州舌頭連天,老婆眉光覆地。分明勘破歸來,無限平人瞌睡。
  • 蝶戀花

    佚名宋代〕意。崔氏緘報之詞,粗載於此,曰:“捧覽來問,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致
  • 半月湖

    乾隆清代〕半月湖中印半月,合如滿相玉輪圓。主賓半滿有為法,照徹三千與大千。
  • 望江南/憶江南

    戴復古宋代〕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門外路,咫尺是湖陰。萬柳堤邊行處樂,
    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詩詞名句
  • 桃源憶故人

    黃庭堅宋代〕碧天露洗春容淨。淡月曉收殘暈。花上密煙飄盡。花底鶯聲嫩。雲歸楚峽厭厭困。兩點遙山新恨。和淚暗彈紅粉。
    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詩詞名句
  • 砂鑼盛油

    釋慧勤宋代〕銅砂鑼里落盛油,生菜還他蘿蔔頭。但看來年正月半,家家門首掛燈毬。
  • 石照

    陳岩宋代〕刮垢磨光碧色深,日華穿漏解雲陰。十分疑是仙人鏡,照見茫茫萬古心。
海塵漸起蓬萊山,瀛洲方丈飄渺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