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初至碧雲寺十二韻》
全文:
我愛碧雲寺,香山一脈連。
回峰成左障,隔壑據層巔。
古剎塵埃暗,山僧歲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實初焉。
助景因經始,施檀亦偶然。
照園輝佛日,梵網煥諸天。
是日新秋霽,靜宜駐蹕便。
試參山水秀,果占畫圖全。
衣履如沾潤,林巒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澗邊懸。
有句皆清絕,無心不靜蠲。
徘徊瞻聖藻,俯仰憶堯年。
參考注釋
衣履
衣服和鞋,泛指衣著
衣履不整
沾潤
(1).浸濕;滋潤。《後漢書·獨行傳·諒輔》:“未及日中時,而天雲晦合,須臾澍雨,一郡沾潤。”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一日,馳馬從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無沾潤,上方嘆為異物也。” 葉聖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詩:“如許英雄幹勁足,渠成當在預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潤,從今歲歲是豐年。”
(2).比喻受益。《老殘遊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存銀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為代勞,是不啻眾人之總帳房,苟不予以沾潤,誰樂為之?” 葉聖陶 《城中·在民間》:“認識文化,享用文化,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點一滴的沾潤罷了。”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乾隆名句,初至碧雲寺十二韻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衣履如沾潤,林巒益逞妍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