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心知是響泉,置之髯須一笑掀

釋德洪聽道人諳公琴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聽道人諳公琴》

全文: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淵。
家住湘山湘水邊,氣清日應嚼芳鮮。
羅浮飯石性所在,定林飲澗老更堅。
子其徒歟寧果然,抱琴過我亦自賢。
玉徽按抑朱絲弦,借弦為舌傳語言。
誰家恩怨餘妒憐,綺窗鶯燕春風顛。
顛風盤空攪蒼煙,蕭蕭吹鬢人未眠。
清都絳闕斷世緣,骨飛不到夢所傳。
秦箏心知是響泉,置之髯須一笑掀
蕊珠三疊舞胎仙,坐令遺世如蛻蟬。
何年醉騎紫雲去,此琴枵然成棄捐。

釋德洪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秦箏

古 秦 地(今 陝西 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 齊 侶發東舞, 秦 箏奏西音。” 晉 潘岳 《笙賦》:“ 晉野 悚而投琴,況 齊 瑟與 秦 箏。” 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詩:“汝不聞 秦 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宋 晏幾道 《蝶戀花》詞:“細看 秦 箏,正似人情短。” 清 陳維崧 《鷓鴣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詞:“雪登麥積 秦 箏苦,雨歇叢臺 趙 女嬌。”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響泉

古琴名。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李汧公 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為之,謂之百納琴,用蝸殼為徽,其間三面尤絶異。通謂之響泉、韻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斷。”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李汧公 鎮 宣武 ,好琴、書。自造琴,取新舊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膠綴。所蓄二琴殊絶,其名‘響泉’、‘韻磬’者也。” 宋 蘇軾 《破琴》詩敘:“度數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 ,方信 秦 箏是響泉。”

髯須

見“ 髯鬚 ”。

亦作“ 髯須 ”。亦作“髥鬚”。1.鬍子。 宋 蘇軾 《游靈隱寺得來詩》詩:“喬松百丈蒼髥鬚,擾擾下笑柳與蒲。”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別集·盧載》:“有友人 王生 謂公曰:‘其應主吉。’公詰其故,曰:‘去髮,其頭銜已異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義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懷古》詩:“殘碑滅沒牛礪角,石玃橫臥蒼髥鬚。”

(2).指主簿之職。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須之職。’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須主簿。’”

釋德洪名句,聽道人諳公琴名句

詩詞推薦

秦箏心知是響泉,置之髯須一笑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