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傑的《牛渚磯修水府祠》
全文:
牛渚磯,大江洶洶山險巇。
舟人慾渡不敢渡,烹牲投簡先禱祈。
自從疏派得安濟,禱者漸疏祠宇隳。
我聞鬼神若君子,不以風濤為福威。
吁嗟人心自險易,昔也兢兢今也違。
太守修祠豈無意,寄語安者毋忘危。
參考注釋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險易
(1).吉凶。《易·繫辭上》:“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 韓康伯 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 陸德明 釋文引 京房 曰:“險,惡也;易,善也。”
(2).險阻與平坦。《吳子·治兵》:“明知險易,則地輕馬。”《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自 殽塞 及至 鬼谷 ,其地形險易皆明知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權智》:“山川道路,形勢險易,無不備載。”
(3).治亂。《文選·班固<東都賦>》:“豈特方軌並跡,紛綸後辟,治近古之所務,蹈一聖之險易云爾哉。” 李善 註:“險易,喻治亂也。” 宋 司馬光 《太行》詩:“險易曾何變,興亡只可哀。”
(4).偏指艱難困厄。《尹文子·大道下》:“上不勝其下,下不能犯其上,上下不相勝犯,故禁令行,人人無私,雖經險易,而國不可侵,治國也。”
兢兢
(1).小心謹慎貌。《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毛 傳:“兢兢,戒也。” 唐 陳子昂 《為張著作謝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厲。” 明 歸有光 《金君守齋墓志銘》:“世道淪斁,為善者兢兢懼不能免。” 任鴻雋 《歲暮雜詠》:“誰能學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懼貌。《詩·大雅·雲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毛 傳:“兢兢,恐也。”
(3).強壯貌。《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傳:“矜矜兢兢,以言堅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駢 《劇談錄·元相國謁李賀》:“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饒 、 劉賓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蝕》:“好在我並不想去作博士論文,我也不必兢兢於去求出甚么實證。”
(5).戰慄貌。 唐 韓愈 《南山詩》:“空虛寒兢兢,風氣較搜漱。”
楊傑名句,牛渚磯修水府祠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