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

作者:劉子翬 朝代:宋代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

凍色沈萬象,晴巔露皚皚。
通宵月觀夢,夢破東風來。
小立值芳氣,微尋見寒肧。
我病亦呼客,沙邊久徘徊。
恍然驚老眼,一枝印清杯。
應知塵意盡,故向癯儒開。
謫仙愛逃禪,茲心政難灰。
覘新不待晨,燒燭寒岩隈。
草木有含章,發揮要天才。
賴公管領春,筆端起潛雷。

詩詞問答

問: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作者是誰?答:劉子翬
問: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題盧申之騾綱圖

    周文璞宋代〕昔日三郎騎爾祖,廟食太山可辛苦。後來崎嶇蜀棧間,棄置龍媒復親汝。深山古木雪漫漫,險途十步九步艱。綱頭
  • 山中吟三首

    錢時宋代〕一毫頭許便爭衡,蠻觸尋兵決死生。山隱等閒收至寶,卻無人共老夫爭。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阮郎歸

    趙彥端宋代〕一春種得牡丹成。那知君遽行。東君也自沒心情。夜來風雨聲。追間闊,數清明。不應歌渭城。只愁河畔草青青。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依韻和吳傳正寺丞見寄

    邵雍宋代〕五十年來讀舊書,世間應笑我迂疏。因思偊女忘今古,遂悟輪人致疾徐。道業未醇誠可病,生涯雖薄敢言虛。時和
  • 和叔粲滄浪亭

    鄭俠宋代〕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鷗鳧坐晚汀。遠不聞聲千櫓去,矯如爭秀數峰青。煙雲窗牖紛紛雨,露月蒹葭點點星。最好
  • 答楊{上厸下廾}

    劉克莊宋代〕一生忠孝發於詩,不為桃根與柳枝。棗本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偶全要領慚輕典,虛哎心肝悔少時。澤畔
  • 登龍門敬善寺閣

    劉滄唐代〕獨步危梯入杳冥,天風瀟灑拂檐楹。禹門煙樹正春色,少室雲屏向晚晴。花落院深清禁閉,水分川闊綠蕪平。瑣窗
  • 甘露歌

    王安石宋代〕盡日含毫難比興。都無色可並。萬里晴天何處來。真是屑瓊瑰。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泛舟

    鄭伯英宋代〕風雨連朝忽轉晴,天還著意作清明。簿書共了公家事,尊酒聊酬我輩情。花卻餘寒紅尚瘦,柳融初日黛猶輕。一年
  • 蘇武慢

    馮尊師元代〕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贈中嶽僧

    方乾唐代〕坐來叢木大,誰見入岩年。多病長留藥,無憂亦是禪。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盡願求心法,逢誰即擬傳。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孫山人

    姚合唐代〕山翁來帝里,不肯住多時。塵土衣裳重,腥膻仆隸飢。林中愁不到,城外老應遲。喧寂一為別,相逢未有期。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正宮】醉太平 重九無酒

    湯舜民〔元代〕釀寒風似刮,催詩雨如麻,東籬寂寞舊栽花,上心來悶殺。孟參軍整烏紗低首頻嗟呀,陶縣令掩柴扉緘口慵攀話,
  • 沖虛觀

    梁真素宋代〕三千六百丈羅浮,來今往古得仙遊。轉頭丹葛如昨日,接武蘇轅能幾秋。石洞尚聽黃鶴語,鐵橋仍見紫雲留。當時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登雪竇僧家(一作書竇雲禪者壁)

    方乾唐代〕登寺尋盤道,人煙遠更微。石窗秋見海,山靄暮侵衣。眾木隨僧老,高泉盡日飛。誰能厭軒冕,來此便忘機。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寄題兗州孫大夫絕塵亭二首

    陳與義宋代〕不讀遠遊賦,放懷茲地宜。雲山繞窗戶,萬態爭紛披。世故日已遠,風水方逶迤。倚杖夜來雨,東山煙散遲。人間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同年春日韻五首

    袁說友宋代〕雨膏風軟草煙低,處處春來處處知。尤喜梅花未輕褪,枝頭一朵尚凝脂。
  •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李白唐代〕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吳七游蜀

    駱賓王唐代〕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夏老蘭猶茂,秋深柳尚繁。霧銷山望迥,風高野聽喧。勞歌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前後各帶喝馬一聲

    王哲元代〕信任水雲遊,欣放靈猿傻。要去隨霞恣害風,乘良馬。穩坐香羅帕。南北與東西,選甚高和下。處處來回得自如,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
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原文_和李似之秉燭觀梅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