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煙雨樓與梁國治董誥聯句三疊前韻作》
全文:
庚子圖樓景,肖搆敕苑吏。
數典可忘茲,循名因定第。
真面豁重謀,會心宛一致。
南湖窗亞梅,北塞漪臨芰。
詎惟耐煙雨,亦復宜晴霽。
扈從有鄒枚,眺覽離塵地。
四詠元璙輸,三卷襄陽避。
活畫含空濛,清音滌繁吹。
響缽非詩壇,奪茵擬講肄。
優遊翰墨林,瀟灑松竹翳。
樗材珥筆仍,梓里觀風伺。
鋪棻劭耕蠶,塗飾卻丹翠。
敢誇諸政和,所願群生遂。
海塘深廑念,桑土斯攸暨。
詢惟富教籌,綏以剛柔轡。
悠哉鏡影澄,勖爾歌聲繼。
錢莊胥故人,梁董共新事。
興適便回舫,瀾清思涉利。
俯瞰魚遊樂,憑想禾嘉瑞。
蓮島隔雲封,鰲磯足山意。
賡韻嗣前春,罷巡自今歲。
六度迅流陰,五字申時義。
參考注釋
六度
(1).謂天、地、春、夏、秋、冬乃萬物之制度。《淮南子·時則訓》:“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
(2).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羅蜜多)的意譯。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贈王山人》詩:“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清 錢謙益 《陸孟鳧墓志銘》:“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於吾師之六度有合焉。”
迅流
急流。《漢書·溝洫志》:“ 河 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 晉 摯虞 《觀魚賦》:“騁微巧於浮觴,競機捷於迅流。” 清 歸莊 《過七里灘》詩:“輕舸逐迅流,百折並林麓。”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申時
舊式計時法指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的時間
乾隆名句,游煙雨樓與梁國治董誥聯句三疊前韻作名句
名句推薦
春風滿轡初牽出,對立長鳴冀北空
哈尚實克《題趙彥徵畫赤驥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