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洽陽何退翁謫長沙會宿龍興思歸戲之》
全文:
何郎西州來,逸氣掃秋晚。
平生貯書腹,中有文武膽。
材如駱賓王,其直亦不減。
上書論國事,忌諱失料揀。
居然為逐客,安免投手板。
世方例皮相,我亦作白眼。
閉門古寺中,一榻聊醫懶。
邇來偶病渴,意緒覺蕭散。
頗懷當壚人,楚岫屢欲鏟。
我從山中來,攜被夜假館。
地爐擁紅金,妙語容細款。
凜然忠義氣,不肯受盤綰。
正恐復一吐,與民作溫暖。
坐覺舟壑走,歲月不可挽。
人生一夢耳,勿作鏡中嘆。
何當結後期,相攜游汗漫。
參考注釋
邇來
最近以來
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過南嶽入洞庭湖》詩:“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 宋 陸游 《和張功父見寄》:“正復悲秋如 騎省 ,可令病渴似 文園 。”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余嘗有詩云:‘……分無玉甌囊古錦,病渴 文園 只瓢飲。’”
意緒
(1).心意,情緒。 南朝 齊 王融 《詠琵琶》:“絲中傳意緒,花里寄春情。” 五代 徐鉉 《柳枝辭》之十二:“唯有美人多意緒,解依芳態畫雙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通》:“夜既深,僮僕散盡,孤燈徬徨,意緒良苦。”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眉宇間似乎都含著悽惻的意緒。”
(2).猶思路。 唐 柳宗元 《辨文子》:“凡 孟 管 輩數家,皆見剽竊,嶢然而出其類,其意緒文辭叉牙相抵而不合。”
蕭散
猶蕭灑。形容舉止、神情、風格等自然,不拘束;閒散舒適。《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 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 唐 張九齡 《林亭詠》:“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 宋 曾鞏 《招隱寺》詩:“我亦本蕭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潤州鶴林寺記》:“佛之理吾不信,而竊喜其教,絶婚宦,公貨財,布衣疏食,隨地可安,士之蕭散孤介,而不欲違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釋。《晉書·恭帝紀論》:“雖有手握戎麾,心存舊國,迴首無良,忽焉蕭散。” 唐 皎然 《送大寶上人歸楚山》詩:“獨鶴翩翻飛不定,歸雲蕭散會無因。” 明 劉基 《自天章入城作》詩:“煩襟得蕭散,似欲忘覉旅。”
(2).蕭條;淒涼。 南朝 梁 何遜 《和司馬博士詠雪》:“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 唐 韋應物 《獨游西齋寄崔主簿》詩:“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 宋 蘇軾 《和李太白》:“野情轉蕭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園亭》詩:“蕭散人問意,孤雲第幾峰。”
釋德洪名句,洽陽何退翁謫長沙會宿龍興思歸戲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