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大圓庵主以九祖畫像遺作此謝之》
全文:
大圓庵中亦何有,但有草座枯藤枝。
朝來壁間亦圖畫,何從貌此寧馨兒。
發光抹漆膚琢玉,坐睡俛然方拄頤。
當時兩腳不肯舉,今雖有口如當時。
知誰逸想寓此意,必也高人非畫師。
我遭俗瞋坐多語,坐客厭處終不疑。
興來曳杖出門去,路窮回反無澗溪。
見之心怍有愧色,君以贈我聊針之。
亦知褊心當服韋,命車何必先鋒為。
從今靖然痛堅捍,正恐習氣時決堤。
細看忽憶孔北海,曾讀曹瞞禁酒詞。
參考注釋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寧馨兒
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後來用來讚美孩子或子弟
何物老嫗,生寧馨兒!——《晉書·王衍傳》
釋德洪名句,大圓庵主以九祖畫像遺作此謝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