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題林逋詩帖卷四疊前韻》
全文:
不到西湖十五載,物景民情在心曲。
重來情景未殊前,祗覺鬢霜異前綠。
乘閒試步孤山陰,一泓碧水浸群玉。
其間知有處士墳,無神道碑已絕俗。
依然梅樹護墓門,千秋地下安漆燭。
樂飢樂道趣有餘,廿年城市不及足。
向題三詩和蘇韻,真跡不厭韓畫肉。
繼得二札仍疊吟,更識沈作先我錄。
攜來卷冊相印證,朗誦那藉招隱曲。
徘徊半晌命歸輿,掃塵跡動清風竹。
竹風拂徑菜花黃,雖弗柴桑亦疑菊。
參考注釋
真跡
書畫家本人的原作
這一幅畫是唐伯虎的真跡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畫肉
指畫名馬僅畫出馬的肥大的形體而顯不出其神駿之氣。詳“ 畫骨 ”。
乾隆名句,再題林逋詩帖卷四疊前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