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雲龍的《詠懷十首·其八》
全文:
弱齡懷遠圖,高視淩九霄。
手提萬金劍,躍馬向青郊。
招邀六郡雄,共逐五陵豪。
豪雄者誰子,意氣秋天高。
白日忽以邁,春芳辭秋條。
嗟哉命運徂,魂去不可招。
俯仰天地間,斯人竟寥寥。
一為薤露歌,惻怛令魂銷。
參考注釋
弱齡
(1).弱冠之年。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時司徒 袁粲 ,有高世之度,脫落塵俗,見公弱齡,便望風推服,嘆曰:‘衣冠禮樂在是矣!’時 粲 位亞台司,公年始弱冠。” 明 宋濂 《符氏世譜記》:“ 文昌 之年猶未弱齡,朝夕奔走乎西東。”
(2).泛指幼年、青少年。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逯欽立 註:“弱齡,弱年,少年。” 南朝 梁 沉約 《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弱齡便神情峻徹,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門,至年十歲,慈念彌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王城西北大河南岸舊王迦藍,內有 釋迦菩薩 弱齡齓齒,長餘一寸。” 季羨林 等註:“齓齒,此指 釋迦 菩薩少年時所換的牙齒。”《清史稿·世祖紀二》:“朕自弱齡,即遇皇考 太宗皇帝 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按, 順治 ( 世祖 )六歲時登位,由 睿親王 多爾袞 攝政。
懷遠
安撫邊遠的人。《左傳·僖公七年》:“臣聞之,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周書·武帝紀下》:“若其懷遠以德,則爾難以德綏;處隣以義,則爾難以義服。” 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乾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清史稿·禮志九》:“至按歷 蒙 藩,曲加恩意,尤為懷遠宏略。”
高視
(1).向高處看。 漢 揚雄 《甘泉賦》:“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亡見。”《晉書·王徽之傳》:“ 徽之 初不酬答,直高視,以手版柱頰云:‘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耳。’” 唐 劉滄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樓》詩:“幾到 西林 清浄境,層臺高視有無間。”
(2).傲視,小看。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德璉 發跡於此 魏 ,足下高視於上京。” 唐 張九齡 《奉敕送學士張說上賜燕序》:“ 文王 多士, 周 室以寧; 武帝 得人, 漢 家為盛。而高視前古,獨不在於今乎?” 金 王若虛 《送李*鵬舉赴試序》:“辭欲其精,意欲其明,勢欲其若傾,故必探《語》《孟》之淵源,擷 歐 蘇 之菁英……勿怪勿僻勿猥,而並若是者,所向如志,敵功無勁,可以高視而橫行矣。”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宂篇下》:“ 鍾 ( 鍾會 )高視一世,而居 誕 ( 諸葛誕 )二子間,其人可想。”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李雲龍名句,詠懷十首·其八名句
名句推薦
不污後車塵,青霄一鶴起
陳三立《壽何詩孫翁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