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瓚的《自東山放舟西山循岩而行影與帆上下時時見蒼松古梅點綴林壑波光杳杳無際自辰至午風稍橫影復參差可愛頗忘其險即事有述》
全文:
洞庭春色搖煙空,兩山如帶斷復通。
吳舠慣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紅。
林端濛濛山翠襲,細蕊喬柯爛生色。
榜人歌起青蘆中,山家吠犬朱櫻側。
回飆送影帆容與,遠岫垂陰近峰仄。
由來震澤饒波浪,復此春遊好風日。
主人且停杯,聽我尊前歌。
此時有酒不厭少,此時看山不厭多。
但得兩山長在眼,那愁萬頃來風波。
春光可惜渺如許,卜居未定成蹉跎。
參考注釋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山翠
翠綠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令》:“水光懸盪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維 《華子岡》詩:“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歐陽修 《逸老亭》詩:“池光開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厲鶚 《永興寺二雪堂曉起看綠萼梅》詩:“是時春空霽,山翠爭便娟。”
喬柯
高枝。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逯欽立 校註:“喬柯,高枝。” 宋 曾鞏 《秋聲》詩:“喬柯與長谷,秀色故未浼。” 清 施閏章 《浮萍兔絲篇》詩:“兔絲附喬柯,裊裊復離披。”
生色
(1) 用單一顏色介質產生多種顏色的效果
(2) 增添光彩
要是在過去,現在每年的發現足以使整個世紀生色
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這么兩個人,是一個奇蹟,使大自然頓時生色。——《風景談》
(3) 起色
略有生色
(4) 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沈瓚名句,自東山放舟西山循岩而行影與帆上下時時見蒼松古梅點綴林壑波光杳杳無際自辰至午風稍橫影復參差可愛頗忘其險即事有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