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唐寅的《廬山》
全文:
匡廬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濃復濃。
燒丹未住屏風迭,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帽誰渡水,岩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歲月,讀之漫滅為修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磨崖
亦作“ 磨厓 ”。1.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南屏興教磨崖》:“今 南屏山 興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學》篇, 司馬公 書,《新圖經》不載。” 元 馬致遠 《哨遍·張玉嵓草書》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畫贊初碑。”
(2).磨平山崖石壁鐫刻文字。 明 郭貞順 《上俞將軍》詩:“但屬壺民歌太平,磨厓勒盡 韓山 石。” 清 顧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筆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遺來者。”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異日者龍跳虎臥,磨崖 昆崙 之巔;波涌雲垂,張樂 洞庭 之澤。”
(3).磨擦山崖。 宋 蘇軾 《黃牛廟》詩:“山下耕牛苦磽確,兩角磨崖四蹄溼。”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漫滅
(1).磨滅,模糊難辨。《後漢書·文苑傳·禰衡》:“﹝ 禰衡 ﹞始達 潁川 ,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 宋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清 周亮工 《老僕嘆》詩:“老僕懷書字漫滅,長跪視人人不接。” 魯迅 《<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義得兩通者,仍依原鈔,用存其舊。其漫滅不可辨認者,則從校人,可惋惜也。”
(2).埋沒。 宋 蘇轍 《私試進士策問》之二七:“《易》、《詩》、《書》皆立學官,《春秋》雖不用,而其書亦不廢。惟大《樂》淪棄,漫滅無文。” 清 顧炎武 《三朝紀事闕文序》:“臣祖二十年抄録之勤,不忍令其漫滅,以負先人之志。”
(3).淹沒。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凡欲疏通,必下而上。先治下,則上之水無不流;若先治上,則水皆趨下,漫滅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勢理然也。”
修容
(1).修飾儀表。《商君書·靳令》:“修容而以言恥食,以上交以避農戰,外交以備,國之危也。”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歸東川覲省序》:“為我謝子之舅氏,珠玉將至,得無修容乎!”
(2).古代宮內女官名。為九嬪之一。始置於 三國 魏 , 南朝 宋 改為昭容。後代仍有置修容者,如 隋 、 宋 等。《宋書·后妃傳》:“修容, 魏文帝 所制。”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嬪御命歸·修容》:“ 魏文帝 始置修容, 隋煬 帝參祥典故,復置之也。”《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大觀二年》:“以婕妤 韋氏 為修容。”
唐寅名句,廬山名句
名句推薦
殘雲掛練影,新月下空鉤
張國衡《水簾洞》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