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力於民民豈知,始我公田畢及私

李處權賀雨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賀雨》

全文:
太歲治水十二龍,春夏用事秋罔功。
半年不雨人作惡,禾苗枯槁井泉涸。
使君勤政首勤農,憂國如家願年豐。
齋居意禱天已通,四山升雲野返風。
雨腳如麻未斷絕,檐溜連宵聲不歇。
競報兼併發倉廩,千里歡呼舞童耋。
上帝猶怒敕雨師,群龍鞭後不敢遲。
帝力於民民豈知,始我公田畢及私
槁苗復起井泉涌,更聞擊鼓歌魚夢。
廟堂行拜富民侯,歸作商家霖雨用。

李處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處權帝力於民民豈知,始我公田畢及私書法作品欣賞
帝力於民民豈知,始我公田畢及私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帝力

(1).帝王的作用或恩德。《漢書·張耳傳》:“且先王亡國,賴皇帝得復國,德流子孫,秋豪皆帝力也。” 唐 高適 《別楊山人》詩:“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宋 范仲淹 《寄贈林逋處士》詩:“未能忘帝力,猶待補天均。”

(2).指皇權統治。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普式庚 少時欲畔帝力,一舉不成,遂以鎩羽。”

民民

眾多的樣子。民,通“ 緜 ”。《詩·周頌·載芟》“緜緜其麃” 唐 陸德明 釋文:“《韓詩》作‘民民其麃’。” 馬瑞辰 通釋:“緜與民雙聲,故二字 毛 韓 通用。”

公田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劃成“井”字形,分為九區,中區由若干農夫共同耕種,將收穫物全部繳給統治者,稱為“公田”。同中區以外的“私田”相對稱。《詩·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朱熹 集傳:“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而同養公田也。”《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 孔穎達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漢書·食貨志上》:“六尺為步,步百為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為廬舍。”參見“ 井田 ”。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稱“ 官田 ”。《漢書·食貨志上》:“令命家田 三輔 公田。” 顏師古 注引 韋昭 曰:“命家,謂受爵命一爵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優之也。” 三國 魏 曹植 《籍田論》:“夫營疇萬畝,厥田上下……司農是掌,是為公田。”《續資治通鑑·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為民害,稔禍十有餘年,自今並給原主,令率其租戶為兵。”

(3).舊時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習稱為公田。但其性質實為民田。

(4).指社會主義改造後農村集體所有的田地。 李朝 《四川省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互助聯組》:“許多聯組還試行了小包工,集體經營公田。”

李處權名句,賀雨名句

詩詞推薦

帝力於民民豈知,始我公田畢及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