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強至的《送石亢之節推赴廬州幕府》
全文:
執政昔曾祖,滯才今令孫。
三遷才大幕,萬石已高門。
阮瑀妙草檄,毛公深雅言。
相縱賓主樂,淮月共清樽。
參考注釋
阮瑀
三國 魏 陳留 人,字 元瑜 。少受學於 蔡邕 。為 建安 七子之一。後事 曹操 ,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出 瑀 之手。見《三國志·魏書·王粲傳》。後世詩文中常用以泛指執掌文書、擅長書檄的文章作手。 唐 方乾 《山中言事八韻寄李支使》詩:“ 阮瑀 如能問寒餒,風光當日入滄洲。” 清 唐孫華 《送惠研溪之官密雲》詩:“熟識金閨舊姓名,或有軍書煩 阮瑀 。”
草檄
草擬檄文。亦泛指撰寫官方文書。《陳書·蔡景歷傳》:“部分既畢,召令草檄, 景歷 援筆立成。” 唐 戴叔倫 《送崔融》詩:“ 陳琳 能草檄,含笑出 長平 。” 清 周亮工 《解嚴後病臥敢園》詩:“楯上休矜曾草檄,羈臣但合老松筠。”
毛公
(1). 西周 文王 子,名 叔鄭 。 成王 時為三公之一的司空。 毛 ,為其所封之采邑名。《書·顧命》:“ 成王 將崩……乃同召 太保奭 、 芮伯 、 彤伯 、 畢公 、 衛侯 、 毛公 。” 孫星衍 疏:“ 畢 、 毛 、 衛 ,皆 文王 子也。” 曾運乾 正讀:“ 太保 、 畢公 、 毛公 ,以三公兼領卿職也。”
(2). 戰國 時 趙處士 ,“藏於博徒”, 秦 兵攻 魏 時,曾與 薛公 共勸寄居在 趙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國救援,擊敗 秦 兵。 三國 魏 應璩 《與滿公琰書》:“雖昔 侯生 納顧於 夷門 , 毛公 受眷於逆旅,無以過也。”
(3).借指豪放不羈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 清 陳維崧 《滿江紅·贈婁東周逸園兼懷毛亦史》詞:“博徒中,歸及見 毛公 ,言相憶。”參見“ 毛薛 ”。
(4).指 漢 初傳授《詩》的學者 大毛公 、 小毛公 。 三國 吳 陸璣 以為即 漢 毛亨 與 毛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 毛公 述《傳》,獨標興體。” 清 錢大昕 《答問三》:“ 毛公 釋《詩》,自《爾雅》詁訓而外,多用雙聲取義。”參見“ 毛傳 ”。
(5).指 漢 人 毛義 。 唐 孟浩然 《書懷貽京邑同好》詩:“慈親向羸老,喜懼在深衷……執鞭慕夫子,捧檄懷 毛公 。”參見“ 毛子檄 ”。
(6).指 漢 人 劉根 。傳說 劉根 成仙,身生綠毛,故稱。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蹟二》:“ 毛公壇 …… 漢 劉根 得道處也。 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見之,故名 毛公 。”
雅言
正言
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出師表》
強至名句,送石亢之節推赴廬州幕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