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岩齋》
全文: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於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況此日與月,曉夜東西走。
珠流璧轉無暫停,豈與天地同長久。
其為勞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時。
既然須常換新者,人但不見神所為。
日須天上生,月必地中產。
君不見虢州朱陽縣之山谷間,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孵孚換段}。
靈媼棄置不復惜,任人取去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滿庫樓千萬許。
彥瞻博物天下稱更無,定不以予之說寱語。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滿,此人朅來就彼剜剔歸上天。
所以此石拆副不複合,至今神胞所附之處其痕圓。
拋擲道傍凡幾歲,風刷雨淋塵土穢。
子平一見初動心,輦致東齋自摩洗。
更選他山相擁列,就中獨爾一峰最奇絕。
每至瑤魄流光下照時,玉柱橫欹無少缺。
子平謂我同所嗜,萬里書之特相寄。
邀我為詩我豈能,窗前累日臨空紙。
遙想岩前寶穴通,玉蟾從此去無蹤。
文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博物
(1) 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總稱
(2) 知道許多事物
博物洽聞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不以
(1).不為,不因。《禮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離婁上》:“ 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宋 曾鞏 《上歐蔡書》:“故其言無不信聽,卒能成 貞觀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勝,不獨立吸引注意。”
(3).無論;不管。《資治通鑑·後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應嚴密,不以其日;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當盡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雖有牙符而無織成聖旨者,不以何人,並勿啟,違者處死。”
寱語
夢話。引申為胡說、無稽之談。《明覺禪師語錄》卷二:“ 山 云:‘今日困。’ 濟 云:‘者老漢寱語作什麼?’ 山 便打, 濟 掀倒繩牀。” 明 唐順之 《與兩湖書》:“近時文人説 秦 説 漢 説 班 説 馬 ,多是寱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