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

孟郊列仙文安度明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孟郊的《列仙文安度明》

全文:
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
回我神霄輦,遂造嶺玉阿。
咄嗟天地外,九圍皆我家。
上采白日精,下飲黃月華。
靈觀空無中,鵬路無間邪。
顧見魏賢安,濁氣傷汝和。
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過。

孟郊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孟郊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書法作品欣賞
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丹霞

(1).紅霞。 三國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丹霞爛成綺,素雲輕若綈。” 明 夏完淳 《敘懷》詩:“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樹。”

(2).比喻紅艷的色彩。 晉 傅玄 《艷歌行》:“白素為下裾,丹霞為上襦。” 唐 李商隱 《和鄭愚贈箏妓二十韻》:“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紅樓夢》第五八回:“﹝ 寶玉 ﹞從 沁芳橋 一帶堤上走來。只見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上清

(1).上天;天空。《漢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註:“膠葛,上清之氣也。” 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

(2).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雲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 蘭公 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

(3).用以指道觀或道長。 唐 白居易 《酬贈李鍊師見招》詩:“幾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 明 朱權 《荊釵記·薦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誠,亡妻滯水濱,願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傳》雲,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自知將敗,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為之辯白, 上清 後果入宮,向 德宗 辯其誣。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引《異聞集》。後因以“上清”稱婢。《通雅·稱謂》:“婢亦謂之上清。 柳珵 《上清傳》, 溫公 《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

八風

(1).八方之風。《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薰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說文·風部》:“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左傳·隱公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陸德明 釋文:“八方之風,謂東方谷風,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方融風。”

(2).八種季候風。《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

(3).指八音。《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古者八音謂之八風。 襄 二十九年傳:‘五聲和,八風平。’謂八音克諧也。”參見“ 八音 ”。

(4).佛教語。謂世間能煽動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後排撥為“毀”,背後讚美為“譽”,當前讚美為“稱”,當前排撥為“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名“樂”。見《釋氏要覽下·躁靜》。 唐 王維 《能禪師碑》:“不著三界,徒勞八風。” 宋 范成大 《偶箴》詩:“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將心奉八風。” 嶺南羽衣女士 《東歐女豪傑》:“索性枯坐一年,參透那八風不動的道理。”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孟郊名句,列仙文安度明名句

詩詞推薦

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