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來我語徒啾啾,天高聽卑誠謬悠

強至近承楊子遣垂和池上短篇愛而有贈且攄予懷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強至的《近承楊子遣垂和池上短篇愛而有贈且攄予懷》

全文:
楊子文格少已遒,自關以西鮮此流。
逸興一發不言休,詩吟千篇酒百甌。
始謂富貴力可求,行年四十差厥謀。
相逢渭水初清秋,氣俊秋隼辭長虬。
歡然一見分輒投,往來自爾月屢周。
忽聞屋角鳴春鳩,感時出門寫我憂。
載酒興慶荒池頭,半酣系馬聊登舟。
紛紛涉水驚眠鷗,晚陽欲落孤煙收。
開元盛事空林丘,流年數百如回眸。
陳跡隨感來吟搜,偶作短句詒同游。
楊子既見遽和酬,筆落紙上不暫留,詩珍玉案書銀鉤。
詩人乃是天地讎,造化萬物遭剜鎪。
天公報之甚操矛,少使稱遂多窮愁。
子嘗兩舉試此州,病坐試席出則瘳。
筆力健可掣十牛,及與命鬧力弗侔,翻被命屈豈自由。
嗟予所學淺以浮,不與造化為怨仇。
胡然天公亦我尤,剛腸勁貌寡媚柔。
觸忤貴勢在轉喉。
蒼顏常調祗自羞,使看平步趨公侯。
子來我語徒啾啾,天高聽卑誠謬悠
不若且默真良籌,有酒一醉**風樓。

強至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子來

謂民心歸附,如子女趨事父母,不召自來,竭誠效忠。《詩·大雅·靈台》:“經始 靈臺 ,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朱熹 集傳:“ 文王 之臺,方其經度營表之際,而庶民已來作之,所以不終日而成也。雖 文王 心恐煩民,戒令勿亟,而民心樂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來也。”《宋書·武帝紀中》:“今 荊 雍 義徒,不召而集,子來之眾,其會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賜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來。” 清 黃本銓 《梟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銀二十萬為辦善後,士民皆踴躍,子來之力必有可觀。”

啾啾

(1) 鳥(如夜鶯)發出的鳴叫聲

(2)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

(3) 象聲詞。泛指像各種淒切尖細的聲音

燕山胡騎鳴啾啾。——《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陰雨濕聲啾啾。——唐· 杜甫《兵車行》

天高聽卑

(1).謂天帝高高在上,卻能聽到下面人世間的言語,而察知其善惡。《史記·宋微子世家》:“ 楚惠王 滅 陳 。熒惑守心。心, 宋 之分野也。 景公 憂之…… 子韋 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於是候之,果徙三度。”

(2).歌頌帝王聖明。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天高聽卑,皇肯照微。”

謬悠

虛空悠遠。引申為荒誕無稽。《莊子·天下》:“ 莊周 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説,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成玄英 疏:“謬,虛也。悠,遠也。”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此生歲月行飄忽,晚節功名亦謬悠。” 嚴復 《救亡決論》:“方其為學也,必無謬悠影響之談,而後其應事也,始無顛倒支離之患。”

強至名句,近承楊子遣垂和池上短篇愛而有贈且攄予懷名句

詩詞推薦

子來我語徒啾啾,天高聽卑誠謬悠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