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昴英的《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全文:
海瀕老同年,五載依宇下。
春風舞蓑笠,愛日曝田舍。
喜無撞熱衷吏,追逐款段馬。
劇談許絛褐,得趁公餘暇。
達官來三逕,小隊鄰翁詫。
明公傑俊人,麟族稱大雅。
典刑樣諸老,胸次郁醖藉。
西派溯其源,境物入陶寫。
才高事無難,只手擘太華。
乘軺始逾嶺,風采賢使者。
堂堂開大閫,部屬肅鞾帕。
台端有老蜮,闖影含沙射。
孤忠冕旒知,還許河內借。
鈴齋安獨處,冷淡閒僧夏。
例錢推不受,金貝視土苴。
首祠酌泉翁,坐使饕俗化。
葭萌細摩拊,生意被原野。
循良渤海遂,平理潁川霸。
威風戢偷竊,德意銷詭詐。
能令颶母伏,默禱雨師灑。
開倉散窮閭,儉歲低粒價。
貢場宏敞拓,芘士千間廈。
歷觀古賢牧,美政公其亞。
讒夫真枉了,有識共唾罵。
君子竟何傷,徽譽愈膾炙。
詔還九棘班,明發不俟駕。
傾城送津亭,牽纜不忍舍。
老夫前致辭,再拜進離斝。
立朝要敢言,切勿效喑啞。
此行眾所望,磐石鞏宗社。
參考注釋
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樹九棘為標識,以區分等級職位。《周禮·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鄭玄 註:“樹棘以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後因以九棘為九卿的代稱。《後漢書·寇榮傳》:“臣思入國門,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楔子:“黃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東陽 《送錢先生致仕》詩:“加冠號冢宰,名位班九棘。”
(2).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其次則含地黃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九棘散,則已動者更牢。”
明發
(1).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後一日新鄉道上示許傅岩》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之所懷。”《宋書·禮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 宋 蘇軾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查清。《後漢書·循吏傳序》:“明發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明。《隋書·律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
(6).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廷寄之別,有關巡幸、上陵、經筵、蠲賑、及內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補的諭旨,稱為明發,經內閣傳抄以次交於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制一》。
不俟駕
《論語·鄉黨》:“君命召,不俟駕行矣。”謂國君召喚, 孔子 不等車輛駕好馬,立即先步行。後以“不俟駕”指急於應*召。《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若知縣肯來相請,便似朝廷徵聘一般,便立刻動身,不俟駕而行的樣子。” 清 錢謙益 《太僕寺少卿陳大綬授中憲大夫制》:“睠顧親闈,豈忍絶裾而出;倉皇國恤,遂不俟駕而行。”
李昴英名句,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