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鳳的《題鄭氏義門》
全文:
人愛渭水清,畢竟河流渾。
不知黃虞世,何處覓旌門。
旌門縱百世,豈能外彝倫。
祗因風氣漓,遂表為義民。
麟溪有寒泉,西流類拖紳。
泉聲遍塞耳,亂卻牝雞晨。
夜帳潑煙黑,秋缸吐火紅。
六世孝友家,元屬書聲中。
爛銀鋪作榜,綽楔何崔崔。
戶神似相語,莫遣阿奴來。
人心一遭蠱,五官皆作魔。
不賡斯乾詩,卻聽燃萁歌。
兄弟本一氣,為利分汝爾。
借問嗜利人,千載得不死。
鴟鴞巢滿林,何地不感惻。
若非慈烏啼,血淚收不得。
我身親乃有,況此身此物。
世人果何思,肝膽每相賊。
當年朱兩轓,回首血在頤。
爭如義門鬼,千載不餒而。
何人非楊椿,如椿能幾我。
只緣本心死,所以有緇磷。
大樹大十圍,枝葉日敷蕃。
願培百尺土,庇此千歲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嗜利
貪求私利;貪圖錢財。 明 方孝孺 《送李宗魯序》:“如以得為喜,則將以失為憂,此好名嗜利者之為,非無固必之道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御史王寶田奏摺附片》:“該尚書嗜利忘義,人言嘖嘖。”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漢書·地理志》敘述 洛陽 一帶民俗說: 周 人巧詐嗜利,重錢財不重道德。”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得不
能不;豈不。《史記·秦本紀》“伐 南山 大梓” 司馬貞 索隱引《錄異傳》:“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志忠 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為賢相乎?”《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 司馬懿 所擒乎?”
方鳳名句,題鄭氏義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