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普覺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日普覺寺原文

金颸颭華蓋,露氣逗曉寒。

西山景色佳,駕言茲游盤。

羽騎度林樾,和鸞駐禪關。

兩峰辟仙路,其背眾嶺環。

蘭若百年餘,勝境非塵寰。

是時新秋霽,黛色滌遠巒。

一川禾黍風,西成誠可觀。

金吾莫喧呼,恐妨僧坐禪。

屏營禮大士,而無心可虔。

臥佛伸其足,萬劫常安眠。

菩薩群擁立,垂垂寶發鬗。

旋憩方丈幽,敲火烹山泉。

泠泠來牖下,流為清鏡瀾。

雜英紛砌旁,鳳仙與雞冠。

塵心一以灑,回蹕傳林間。

比邱漫凝睇,爭如上方閒。

詩詞問答

問:秋日普覺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秋日普覺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

參考注釋

金颸

秋風。 唐 甘子布 《光賦》:“銀河披曀,金颸送清。”

華蓋

(1)

(2) 帝王車駕的傘形頂蓋

(3) 一種用柱支承或由牆壁伸出的陽台或屋蓋

(4) 光通過比其波長大的粒子或小小滴介質時,出現圍繞大氣光源(如太陽)的明亮區域,呈淡藍色圓盤,外緣栗色,就像太陽或月亮被霧包圍了一樣

(5) 經穴名。屬任脈。位於胸骨中線上,平第一肋間隙處

露氣

水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寒露,言露氣寒將欲凝結。” 唐 李百藥 《秋晚登古城》詩:“霞景煥餘照,露氣澄晚清。”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涼生露氣湘絃潤,暗滴花梢。”

逗曉

破曉,天剛亮。 宋 周邦彥 《鳳來朝·佳人》詞:“逗曉看嬌面。小窗深、弄明未遍。” 宋 趙希鵠 《研屏辨》:“逗曉不辨道路,為一石所礙。”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景色

風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駕言

(1).駕,乘車;言,語助詞。語本《詩·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後用以指代出遊,出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駕言發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鄭澤 《贈鈍根游海上》詩:“長帆翼金風,駕言拾海月。”

(2).傳言;託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撥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駕言金丹,夕進御而朝賓天。”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然一旦成此大釁者,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云雲。” 清 蒲松齡 《上孫給諫書》:“凡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見;有駕言毀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聞。”

游盤

游逸娛樂。 晉 束晳 《補亡詩》之一:“彼居之子,罔或游盤。”《晉書·呂纂載記》:“而更飲酒過度,出入無恆,宴安游盤之樂,沉湎樽酒之間,不以寇讐為慮。” 宋 毛開 《畫堂春》詞:“華燈收盡雪初殘,踏青還爾游盤。” 清 朱仕琇 《蘭陔愛日圖記》:“故皇然閔然,內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盤之戒,此所為顧養而愛日者也。”參見“ 盤游 ”。

亦作“ 游槃 ”。猶遊樂。 晉 潘岳 《西征賦》:“厭紫極之閒敞,甘微行以游盤。”《魏書·陽尼傳》:“夫五都之總總兮,尚何足以游盤。” 五代 齊己 《湘中春興》詩:“雨歇江明苑樹乾,物妍時泰恣游盤。” 清 杜岕 《將之吳門述懷呈荔軒》詩:“游槃夫如何,鼓枻秋水瀾。”

羽騎

羽林軍的騎兵。《文選·揚雄<羽獵賦>》:“羽騎營營,昈分殊事。” 張銑 註:“羽騎,羽林之騎。” 唐 陳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序》:“蜺旄羽騎之殷,戈翻落日;突鬢蒙輪之勇,劍決浮雲。” 明 梁有譽 《燕京感懷》詩:“材官羽騎多如雨,夜夜旄頭倚劍看。” 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三:“驛路秋殘飛羽騎,荒城日落起寒煙。”

林樾

林木;林間隙地。 唐 皮日休 《桃花塢》詩:“夤緣度南嶺,盡日寄林樾。” 宋 朱熹 《西寮》詩:“畬田種胡麻,結草寄林樾。” 清 杜岕 《游嘉善寺》詩:“旭日穿林樾,嵐光宕屋檁。” 清 魏源 《重遊百泉》詩:“遙山白於曉,林樾失翠黛。” 許地山 《綴網勞蛛》:“她看見一個人攜著她底女兒從海邊上來,穿過林樾,一直走到跟前。”

和鸞

古代車上的鈴鐺。掛在車前撗木上稱“和”,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鸞”。《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毛 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漢書·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車有和鸞之節。” 宋 陳亮 《酌古論三》:“於是駕以輕車,鳴以和鸞。” 章炳麟 《原儒》:“禮、樂世變易,射、御於今麤粗,無參連白矢交衢和鸞之技,獨書、數仍世益精博。”

禪關

(1).禪門。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方入於禪關,覩天宮崢嶸,聞鐘聲瑣屑。” 宋 梅堯臣 《會善寺》詩:“琉璃開浄界,薜荔啟禪關。”《紅樓夢》第八七回:“﹝ 寳玉 ﹞説著,一面與 妙玉 施禮,一面又笑問道:‘ 妙公 輕易不出禪關,今日何緣下凡一走?’”

(2).比喻悟徹佛教教義必須越過的關口。 清 龔自珍 《夜坐》詩:“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3).指入佛門修道者。 清 唐孫華 《晚秋獅子林小集》詩之二:“禪關蕭灑松枝麈,處士風流墊角巾。”

仙路

(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靈墟山》詩:“ 丁令 辭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宮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場紀事應制》詩:“行隨香輦登仙路,坐近爐煙講法筵。”

蘭若

寺廟,即梵語“阿蘭若”的省稱

蘭若山高處,煙霞障幾重。——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勝境

風景優美的地方

名山勝境

塵寰

人世間

自此塵寰音信斷

時新

(1) 某個時期最新的

時新的式樣

(2) 指應時的食品

獻上時新,略表寸心

秋霽

秋日雨後天晴。 唐 儲光羲 《新豐作貽殷四校書》詩:“雞犬暮聲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陸龜蒙 《華陽巾》詩:“須是古壇秋霽後,靜焚香炷禮寒星。”

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從嶺而上,氣盡金光,半山以下,純為黛色。” 南朝 梁 何遜 劉綺 《照水聯句》:“臨橋看黛色,映渚媚鉛輝。” 唐 王維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詩:“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詞:“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著,空際灰濛濛。遠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一川

(1).一條河流。《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 豫章水 出 贛縣 西南而北入 江 ,蓋控引眾流,總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滿地。多用於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詩之一:“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元 趙顯宏 《滿庭芳·耕》曲:“耕田看書,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歡娛處,莫説其餘。”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西成

謂秋天莊稼已熟,農事告成。《書·堯典》:“平秩西成。” 孔穎達 疏:“秋位在西,於時萬物成熟。” 唐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詩:“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可觀

(1) 值得看;可以看

凡物皆可觀

(2) 指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程度

可觀的收入

(3) 優美好看

這孩子儀容可觀,說話伶俐

金吾

古官名。負責皇帝大臣警衛、儀仗以及徼循京師、掌管治安的武職官員。其名稱、體制、許可權歷代多有不同。 漢 有執金吾, 唐 宋 以後有金吾衛、金吾將軍、金吾校尉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 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侯、司馬、千人。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執金吾’。”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吾者,御也,掌執金革以御非常。’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御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 晉 崔豹 《古今注》:“車輻棒也。 漢 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醉曾衝宰相,驕不揖金吾。”《遼史·儀衛志四》:“金吾、黃麾六軍之仗, 遼 受之 晉 , 晉 受之 後唐 , 後唐 受之 梁唐 ,其來也有自。” 清 周亮工 《御溝橋櫻桃》詩:“ 長安 俠少舊金吾,立馬牆頭自彈烏。”

喧呼

喧鬧呼叫

山前山後,牛頭馬面亂喧呼。——《西遊記》

坐禪

僧尼閉目端坐,凝志靜修

高台坐禪

屏營

作謙詞用於信札中,意為惶恐

屏營頓首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 尹知章 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區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

正獄訟之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衛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 杜預 註:“大士,治獄官也。” 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萬劫

(1).亦作“ 萬刼 ”。佛經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俱處三界,獨與神遊,包括四天,卷舒萬劫。”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萬劫墮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許地山 《空山靈雨·<心有事>詩》:“你這樣做,雖經萬劫也不能遂願。”

(2).種種災難;許多災難。 元 祖銘 《宴坐峰》詩:“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明 李開先 《十一煞·贈康對山》套曲:“千盤萬折連雲棧,萬劫千灰枉死城,糊突夢誰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詩:“萬劫不燒唯富貴,五倫最假是君臣。”

常安

長久安定;經常安寧。《荀子·榮辱》:“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 漢 賈誼 《新書·胎教》:“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 唐 白居易 《詠懷》:“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

菩薩

(1) 佛家語。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譯為大道心眾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泛指佛

(3) 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

(4) 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擁立

擁戴皇帝或首領即位。《漢書·西域傳上·康居國》:“ 宣帝 時, 匈奴 乖亂,五單于並爭, 漢 擁立 呼韓邪 單于。”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至福安序》:“ 陳丞相 即遣人來,議擁立事。” 郭沫若 《孔雀膽》第四幕:“我一定要收拾東兵……保衛 大理 點蒼 ,擁立 寶寶 為第十代總管。”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漸漸

垂垂老矣

方丈

(1) 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觀的住持

敲火

敲擊火石以取火。 唐 韓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元 倪瓚 《絕句》:“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門扉隱隱有 * 大書字,敲火視之,則‘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二語也。”

山泉

山地湧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牖下

戶牖間之前;窗下。亦借指壽終正寢。《詩·召南·采苹》:“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鄭玄 箋:“牖下,戶牖間之前。”《左傳·哀公二年》:“ 畢萬 ,匹夫也。七戰皆獲,有馬百乘,死於牖下。” 杜預 註:“死於牖下,言得壽終。”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七:“當時侍行如 童貫 、 梁師成 輩皆坐誅,而 俅 獨死於牖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貓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幾,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極矣。”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我之伏處牖下,一無所圖。”

清鏡

明鏡。 南朝 齊 謝朓 《冬緒羈懷示蕭諮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髮。” 唐 杜甫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今晨清鏡中,白閒生黑絲。”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明朝對清鏡,衰鬢又逢春。”亦喻清澈的湖水。 宋 曾鞏 《西湖一月二十日》詩:“漾舟明湖上,清鏡照衰顏。”

雜英

(1).謂五采相映。《管子·地員》:“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雜英。” 郭沫若 等集校:“《説文》‘雜,五色相合’。‘雜英’謂草木英華五采相雜也。”

(2).各色花卉。 南朝 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唐 王維 《薦福寺光師房花葯》詩序:“卻坐一面,則流芳忽起,雜英亂飛。” 宋 楊萬里 《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暑後花枝輸了春,雜英小巧亦欣人。”

鳳仙

(1).見“ 鳳仙花 ”。

(2).借指仙女。 唐 趙嘏 《贈仙女》詩:“水思雲情小鳳仙,月含花態語如絃。”

雞冠

(1).雄雞頭上的肉冠。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竊見玉書稱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純漆,赤擬雞冠,黃侔蒸栗。”

(2).草本植物名。一年生,花狀如雞首之肉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雞冠》:“雞冠,處處有之。三月生苗。入夏高者五六尺,矬者纔數寸……六七月梢間開花,有紅白黃三色。其穗圓長而尖者,儼如青葙之穗;扁卷而平者,儼如雄雞之冠。”《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籬邊撒下蜀葵、鳳仙、雞冠、秋葵、鶯粟等種。”

塵心

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唐 白居易 《馮閣老處見與嚴郎中酬和詩因戲贈絕句》:“縱有舊遊君莫憶,塵心起即墮人間!” 宋 梅堯臣 《送曇穎上人往廬山》詩:“塵心古難洗,瀑布垂秋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 寳玉 聽到這裡,又覺塵心一動,連忙斂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據你説來,我是有造化的。’” 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紅塵觀念很重,塵心很重。”

回蹕

指帝王返駕回宮。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鹹豐季年三奸伏誅》:“迨和議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 ,留京王大臣疏請回蹕,上將從之,為三奸所尼,屢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禮志四》:“車駕蒞至輒懸奉,回蹕後庋藏。”

比邱

見“ 比丘 ”。

凝睇

凝視;注視

回眸凝睇

爭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韋莊 《夏口行》詩:“雙雙得伴爭如雁?一一歸巢卻羨鵶。”《秦併六國平話》卷上:“龍虎未能爭社稷,爭如兩個上將軍?”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二折:“爭如我蓋間茅屋臨幽澗,披片 * 坐法壇?”

(2).猶怎奈。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爭如燕雀偏巢此,卻是鴛鴦不得棲。”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猶不如。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詞:“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爭如今夜懸樑自盡,也勝他時憔悴死。”《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 曹瞞 。” 清 丁澎 《見燕》詩:“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見爭如説故鄉。”

上方

(1).前面。《史記·滑稽列傳禇少孫論》:“﹝臣﹞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陰陽五行家指東方和北方。《漢書·翼奉傳》:“上方之情樂也,樂行姦邪,辰未主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故為上。”

(3).天上;上界。《雲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陽空虛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元 鄭廷玉 《忍字記》楔子:“有上方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羅漢,不聽我佛講經説法。”《 * 詞話》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兒·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葉疏鐘下界聞。”

(4).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涼寺》詩:“白寺荒灣略艤舟,攜笻來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歸寺》詩:“暝色延歸路,雲中見上方。” 潘飛聲 《題孝耕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詩:“南來彈指又滄桑,斜日疏鐘聽上方。”

(5).上邦,大國。《西遊記》第二八回:“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當小可的。”

(6).上級。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們以為她應當馬上向上方報告,不應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漢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儲藏、供應帝王及皇宮中所用刀劍、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漢書·佞倖傳·董賢》:“下至 賢 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

(8).同“ 尚方 ”。泛指宮廷中主管膳食、方藥的官署。《明史·徐階傳》:“帝察 階 勤……召直 無逸殿 ,與大學士 張治 、 李本 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紅樓夢》第五七回:“彼時 賈母 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制諸藥,按方飲服。”

(9).上方劍的簡稱。 清 李漁 《玉搔頭·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軍威奮激人心癢,前旌未至聲至往。” 清 陸次雲 《圓圓傳》:“時 闖 師將迫畿輔矣,帝急召 三桂 對平臺,錫蟒玉,賜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關 。”參見“ 上方劍 ”。

詩詞推薦

秋日普覺寺原文_秋日普覺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