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柯應東的《壺山》
全文:
方壺久伏海中洲,湧出高山不計秋。
峰上今猶蠔帶石,穴邊時有蟹尋湫。
雲飛岩岫來龍聚,風送潮聲入虎邱。
景物無窮供眼界,一鉤新月促歸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中洲
(1).洲中。《楚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王逸 註:“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 李白 《搗衣篇》:“萬里 交河 水北流,願為雙鳥泛中洲。” 清 顧炎武 《金山》詩:“黃旗亘 長江 ,戰鼓出中洲。”
(2).海中仙島,借稱道士所居。 唐 李頎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詩:“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聞。”
湧出
亦作“湧出”。涌冒而出。《漢書·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湧出。”《山海經·東山經》“﹝ 跂踵之山 ﹞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涌” 晉 郭璞 註:“今 河東 聞喜縣 有 瀵水 ,源在地底,濆沸湧出,其深無限,即此類也。”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許多地方陰溝中湧出水來。”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術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參見“ 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3).少數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不計
不計較;不考慮
不計成本
不計個人得失
柯應東名句,壺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