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鄉欲結無為社,劫火難燒見在詩
敖陶孫 《寄德久舍人時將過吳門》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敖陶孫的《寄德久舍人時將過吳門》
全文:
昏花亂眼嘆吾衰,寶帶忘腰羨子宜。
碓下誰明能行者,瓮中聊覓永禪師。
醉鄉欲結無為社,劫火難燒見在詩。
忽憶扁舟洞庭路,霜螯斫雪點橙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醉鄉
[the dazed state in which a drinker finds himself;drunkenness;state of ecstasy] 飲酒沉醉之後,似乎進入了另一番鄉境,飄飄然別有滋味
無為
(1)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help sb.to change]∶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don't]∶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
見在
(1).尚存;現今存在。《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且 代王 又親 高帝 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明皇 因於此地造寺,而名 荷澤 焉。寺今見在。”《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晦翁 喝道:‘分明是他家舊墳,你倚強奪了他的,石刻見在,有何可説?’”
(2).現時;現在。 唐 元稹 《悟禪》詩:“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明史·朱賡傳》:“禮部主事 鄭振先 遂劾 賡 十二大罪,且言 賡 與 一貫 、 錫爵 為過去、見在、未來三身。” 清 龔自珍 《正<大品彌陀經>魏譯》:“若十方,若過去世,若見在世,若未來世,無一色非我願者,無一香非我願者。”
敖陶孫名句,寄德久舍人時將過吳門名句
名句推薦
為傷多易子,翻吊淺為臣
耿湋《宋中》董眾完築塞,跋履率曠野
謝景初《餘姚董役海進有作》四海堯喪畢,三年舜慕深
陳傅良《孝宗皇帝輓詞五首》相彼下堂而貽戚兮,或結纓以順聽
陳傅良《鄭自明哀詞》獨擁藍關馬,共飯滹沱麥
陳傅良《和林懿仲喜雪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