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晏殊的《憶臨川舊遊》
全文:
仲子幽居杳藹間,迴環十畝盡林巒。
游魚倒泝清泉急,乳雉驚飛夕燒乾。
系馬短亭乘草茁,攜壺芳榭值梅酸。
浮生莫道今如昨,曷月朋簪急此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仲子
(1).對兄弟中排行為第二者的尊稱。《詩·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高亨 註:“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稱仲。”
(2).猶次子。 宋 王安石 《示平甫弟》詩:“萬檣如山屹不動,嗟我仲子行亦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年伯》:“ 嘉靖 辛丑榜 王 大司馬 思質 ,督 薊 遼 …… 後王 仲子 麟洲 ,分藩 江 右 ,與 鄢 絶不往還。”《明史·劉鉉傳》:“﹝ 鉉 ﹞仲子 瀚 以進士使南方。”
幽居
(1) 隱居,很少與外界往來(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寧靜的住所
杳藹
亦作“ 杳靄 ”。1.茂盛貌。 漢 陳琳 《柳賦》:“蔚曇曇其杳藹,象翠蓋之葳蕤。” 唐 王昌齡 《山中別龐十》詩:“瓊樹方杳靄,鳳兮保其貞。” 明 杜岕 《燕子磯眺雪》詩:“扳蘿松杳靄,步壑石竛竮。”
(2).幽深渺茫貌。 宋 歐陽修 《有美堂記》:“而 閩 商海賈,風帆浪舶,出入於江濤浩渺、湮雲杳靄之間。” 清 陳維崧 《齊天樂·楓橋夜泊》詞:“不管人愁,棹歌杳靄掠波去。” 清 劉大櫆 《賁趾堂記》:“雨暘寒暑之變化,草木雲煙之杳靄,隱見出沒,時時獻納於窗欞幾席之間。”
(3).雲霧飄緲貌。 唐 韓翃 《題薦福寺衡岳暕師房》詩:“晚送門人出,鐘聲杳靄間。” 宋 蘇軾 《初入廬山》詩之二:“自昔懷清賞,神遊杳藹間。” 清 曹寅 《署樓寓目成詠》:“ 頓丘 柳色亂煙鬟, 胥浦 漁帆杳靄間。”
迴環
(1).循環往復。《關尹子·四符》:“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迴環不已。” 唐 李嶠 《汾陰行》:“道傍古老長嘆息,世事迴環不可識。”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三:“眇眇萬古歷,迴環今幾周?”
(2).指反覆。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岩書》:“忽奉手書,迴環不能釋手。”
(3).環繞。 唐 令狐楚 《賦山》詩:“山,聳峻,迴環,滄海上,白雲間。”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旁觀竹樹迴環翠,下視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復用前韻》:“門外迴環皆碧水,亭中坐臥得青山。”
亦作“廻環”。1.周行;循環。《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飛奔互流綴,緹彀代廻環。” 李周翰 註:“廻環,周行也。” 唐 韓愈 《劉生》詩:“天星迴環數纔周,文學穰穰囷倉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樞常不轉,海岳自廻環。”
(2).反覆;來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揚雄 《解嘲》,雜以諧謔,迴環自釋,頗亦為工。” 唐 白居易 《醉後贈人》詩:“香毬趁拍迴環匼,花盞拋巡取次飛。” 郁達夫 《采石磯》:“‘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 羲和 快著鞭。’迴環念了兩遍之後,背後的園門裡忽而走了一個人出來。”
(3).環繞。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眾流迴環,嚴設龍蛇之府;羣峰拱衛,秀為真聖之都。” 清 杜岕 《過隱仙道院》詩:“古樹半身在,迴環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種灰白的水鳥,每當太陽落下最後底光在西山之巔的時候,它們總飛出來在 寶城 底城上,迴環的翱翔三圈。”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晏殊名句,憶臨川舊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