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子翬的《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
全文:
吾初讀七篇,未領躍如義。
晚而窺大易,稍解寂然意。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盡心則無餘,窮神忽超詣。
以斯印群書,拈出句句是。
君臣父子間,運量周旋際。
體之則光明,雜物了無累。
偉哉此陳編,孔孟心所寄。
有如撞洪鐘,合響入迢遞。
言高聽者聵,不絕僅如綴。
幸北良友集,一發萬古祠。
真長富辭原,百折無留勢。
文通秉文均,裁度取中制。
宛丘坐忘言,袖手豈深閉。
鄙懷頓為空,快若掃長篲。
旁觀二三子,耳剽鹹愕眙。
誘之循循然,活處鱍鱍地。
氣質雖有拘,學問欲如蛻。
時乎不再來,過此恐少味。
大書鑱坐隅,以起衰惰氣。
參考注釋
宛丘
地名。古 宛丘 地為 春秋 時 陳 都, 秦 置 陳縣 , 隋 開皇 初改稱 宛丘縣 , 清 為 淮寧縣 ,即今 河南 淮陽縣 。傳縣東南有 宛丘 ,高二丈,但久已平沒,不可考。《詩·陳風·宛丘》:“子之湯兮, 宛丘 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宛丘。參閱《詩·陳風·宛丘》 毛 傳。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劉子翬名句,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