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獬的《汪正夫雲已厭游湖上顧予猶未數往遂成長篇寄》
全文:
君已厭折湖上花,我猶驅迫坐兩衙。
須知樂事屬閒客,日日攜觴不在家。
況君才力自少對,取次落筆成天葩。
春風湖上與之敵,豪放麗絕無以加。
幽岩絕壁無不到,欲緣雲漢尋天槎。
頃屬勝游不得往,猶如野馬絆在車。
眼看紅英零落盡,長條已被綠葉遮。
春芳雖晚猶得在,山丹正好紅相夸。
終當擺去百事役,與君共躡南山霞。
雖老猶能沃金葉,卞娘送以雙琵琶。
已教樓下排花舫,醉到碧山春日斜。
參考注釋
勝游
(1).快意的遊覽。 唐 劉禹錫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金 元好問 《探花詞》:“美酒清歌結勝游,紅衣先為渚蓮愁。” 明 楊慎 《自香松堡至金龍哨》詩:“雲隈月渚兩風流,並馬探春亦勝游。” 阿英 《鹽鄉雜信》十一:“覺得今日的勝游,其結果,不過是增加來日的悲痛而已。”
(2).指勝游之地。 唐 韓愈 《秋字》詩:“莫以 宜春 遠,江山多勝游。” 宋 張淏 《雲谷雜記·艮岳》:“ 徽宗 艮岳 為勝游六七,曰 躍龍澗 、 漾春坡 、 桃花閘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勝跡不可殫記。”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猶如
好像
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馬絆
(1).亦作“ 馬靽 ”。系馬的繩子。《北史·宋弁傳》:“軍人有盜馬靽者,斬而徇,於是三軍震懼,莫敢犯法。”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馬將軍田俊》:“方解衣將寢,忽一鬼朱髮青軀,高七八尺,自外入,解其馬絆。”
(2).指蛟。 宋 陸佃 《埤雅》卷一:“蛟,龍屬也,其狀似蛇而四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圍,卵生,眉交,故謂之蛟;亦蛟能交首尾束物焉,故謂之蛟也,俗呼馬絆。”
(3).傳說中的馬蟥精。 元 鄭元祐 《遂昌山樵雜錄》:“問馬絆何物,搖手不敢對。三更後至前驛,驛吏出迎,錯愕曰:‘是何大膽敢越馬絆來乎?’ 士啟 問馬絆,驛吏乃言:‘此馬黃精也,遇之者輒為其啗。’”
鄭獬名句,汪正夫雲已厭游湖上顧予猶未數往遂成長篇寄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邀邵息庵消寒小酌,並簡潘幼南兄
方仁淵〔清代〕老去吟懷似凍鴉,綠雲初撥瓮坭斜。梅痕未綻枝頭玉,春意先回處士家。已分此心同木石,那知世事亂蓬麻。消寒
![頃屬勝游不得往,猶如野馬絆在車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