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沂孫的《高陽台(陳君衡游未還,周公謹有懷人之賦,倚歌和之)》
全文:
駝褐輕裝,狨韉小隊,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飛花亂拂蛾眉。
琵琶已是淒涼調,更賦情、不比當時。
想如今,人在龍庭,初勸金卮。
一枝芳信應難寄,向山邊水際,獨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歸遲。
歸來依舊秦淮碧,問此愁、還有誰知。
對東風,空似垂楊,零亂千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淒涼調
見“ 淒涼犯 ”。
更賦
漢 代以納錢代更役的賦稅。男子年二十三至五十六,按規定輪番戍邊服兵役,稱為更。不能行者,得出錢入官,雇役以代。《漢書·昭帝紀》:“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者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一月一更,是謂卒更也。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謂踐更也。天下人皆直戍邊三日,亦名為更,律所謂繇戍也。雖丞相子亦在戍邊之調。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當自戍三日,不可往便還,因便住,一歲一更。諸不行者,出錢三百入官,官以給戍者,是謂過更也。”《後漢書·明帝紀》:“又所發 天水 三千人,亦復是歲更賦。” 李賢 註:“更,謂戍卒更相代也;賦,謂雇更之錢也。”
不比
不同於,有差異,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劉半農《擬擬曲》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王沂孫名句,高陽台(陳君衡游未還,周公謹有懷人之賦,倚歌和之)名句
名句推薦
鍾儀悲去楚,隨會泣留秦
呂讓《和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