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申屠蟠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讀申屠蟠傳原文

多士清流太皎皎,由來尾大難為掉。

漢綱陵夷何足雲,言高致祻不為少。

飄然惟有申屠生,孤鶴盤空絕群鳥。

林下鴻名播士林,逸氣凌凌光日表。

嗚呼邪正原不容,薰蕕臭味豈同道。

宋室洛蜀標名字,室中操刃相攻討。

金人三緘實可師,處士橫議身難保。

梁碭春深山水閒,鉤黨吏不尋門考。

非但容身叔世間,中庸品行誰能紹。

詩詞問答

問:讀申屠蟠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讀申屠蟠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八

參考注釋

多士

古指眾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爾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北齊書·慕容紹宗傳》:“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當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羣英。” 清 黃遵憲 《陸軍官學校開校》詩:“廣廈千萬間,多士宅爾宅。”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漢書·補樂志》:“ 鄭 衛 之聲興則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樸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 晉 左思 《吳都賦》:“樹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宋 蘇軾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書》:“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內江石壁魚》:“後破之,乃有一魚躍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環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國志·魏志·桓階陳羣等傳評》:“ 陳羣 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宋 歐陽修 《朋黨論》:“ 唐 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 昭宗 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 黃河 ,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 李大釗 《混充牌號》:“社會上有一二清流學者,很得大眾的信仰。”

(3).晚 清 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的名稱。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 中 法 戰爭前後,清流繁衍為前後兩輩。前清流奉軍機大臣 李鴻藻 為魁首,後清流以戶部尚書 翁同龢 為支柱。 光緒帝 親政後,他們以擁帝相標榜,稱為帝黨,以別於當權的後黨。

(4).比喻政治清明。《後漢書·楊震傳》:“臣伏惟陛下以邊境未寧,躬自菲薄,宮殿垣屋傾倚,枝柱而已,無所興造,欲令遠近鹹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皎皎

(1).潔白貌;清白貌。《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皎皎貞素,侔 夷 節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美目娟娟,涵著一泓秋水;芳顏皎皎,帶著幾度清風。” 郭沫若 《滿江紅·贊南京路上好八連》詞:“不染纖塵, 南京路 八連皎皎。盡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辭·遠遊》:“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敦煌曲子詞·菩薩蠻》:“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輕輕雲粉粧。” 明 許潮 《南樓月》曲:“皎皎銀蟾如晝,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聞一多 《晴朝》詩:“皎皎的白日啊!將照遍了朱樓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不為皎皎之細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六:“單牀寤皎皎,瘦臥心兢兢。” 宋 曾鞏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馳。訃皎皎而猶疑,淚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羽》:“寫難狀之景,了了目前;含不盡之意,皎皎言外。”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尾大

比喻臣下勢力強大。《後漢書·王仲王符仲長統傳論》:“疎禁厚下,以尾大陵弱。” 李賢 註:“言 周 室微弱而諸侯強盛,如尾大然。” 宋 秦觀 《李訓論》:“逮 武帝 用 主父偃 之謀,令諸侯得推恩分其子弟。詔下之日,人人各得所願,法令不更,疆境不變,而尾大之患亡矣。” 明 張居正 《論時政疏》:“臣恐四方守臣,無復能行其志,而尾大之勢成,臣愚以為非細故也。”參見“ 尾大不掉 ”。

難為

(1) 使人為難

她不會喝酒,你就別難為她了

(2) 施加壓力

她會唱歌卻不唱,就得難為她唱

(3) 用於感謝別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話

難為你給我提一桶水來

漢綱

漢 代的綱紀。 宋 梅堯臣 《吊李膺祠》詩:“痛 漢 綱之頽圮兮,又何毀乎賢哲?”

陵夷

(1).山坡緩平貌。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故峻則 樓季 難三刃,陵夷則牧豎易山巔。”

(2).由盛到衰。衰頹,衰落。《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漢書·成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顏師古 註:“陵,丘陵也;夷,平也。言其頽替若丘陵之漸平也。” 唐 白居易 《立碑》詩:“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明史·熹宗紀贊》:“ 明 自 世宗 而後,綱紀日以陵夷。” 郭沫若 《文藝論集·一個宣言》:“我們優秀的 中華 民族,終不會長此陵夷,未來的藝術天才已經在負勢競上。”

(3).平夷;平毀。 王西彥 《魚鬼》:“那裡原是塊廢棄了的義冢地,由於年代久遠,古舊的墳墓幾乎全數陵夷了。”

何足

猶言哪裡值得。《史記·秦本紀》:“﹝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年便當大捷矣,區區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並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高致

崇高的人品或情趣

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詞所能動也。——《三國演義》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鬆的樣子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申屠

複姓

孤鶴

(1).孤單的鶴。 隋煬帝 《舍舟登入示慧日道場玉清玄壇德眾》詩:“孤鶴近追羣,啼鶯遠相喚。” 唐 武元衡 《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詩:“風入 昭陽 池館秋,片雲孤鶴兩難留。” 宋 蘇軾 《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橫 江 東來。” 元 於石 《我從山中游》詩:“柴扉不敢敲,恐驚孤鶴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2).比喻孤特高潔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懷契上人》詩:“已見槿花朝委露,獨悲孤鶴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 王績 婦未娶,介潔翹孤鶴。”

空絕

(1).謂極空曠之處。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擲飛枝於窮崖,踔空絶於深硎。”

(2).卓絕;超越。 清 譚嗣同 《論藝絕句》之二“萬物昭蘇天地曙,要憑 南嶽 一聲雷”附語:“國朝 衡陽 王子 ,曠五百之運,發斯道之光,出其緒餘,猶當空絶千古。”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鴻名

大名;盛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前聖之所以永保鴻名而常為稱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義而覽焉。” 唐 蘇頲 《開元元年赦書》:“鴻名不可以深拒,盛典不可以固違。” 清 孫枝蔚 《蒿里曲》:“天子有道重人命,鴻名赫赫垂無窮。”

士林

學術界、知識界

他交遊甚廣,認識不少士林中的人

逸氣

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 公幹 有逸氣,但未遒耳。”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凡為文章,猶人乘騏驥,雖有逸氣,當以銜勒制之,勿使流亂軌躅,放意填坑岸也。” 王利器 集解:“逸氣,謂俊逸之氣。” 唐 李白 《天馬歌》:“逸氣稜稜凌九區,白璧如山誰敢沽。”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第二章第十三節:“‘齊氣’是說語氣的舒緩,‘逸氣’是說語氣的奔放,這一樣也可以形成文章的風格。”

凌凌

寒冷的樣子。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四:“秋氣日惻惻,秋空日凌凌。”

淩淩:清澈明淨貌。《鶡冠子·能天》:“譬於淵,其深不測,凌凌乎泳澹波而不竭。”

日表

(1).古代測日影定時辰的儀器。《後漢書·律曆志上》:“記稱 大橈 作甲子, 隸首 作數。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萬事。” 劉昭 註:“表即晷景。”

(2).在日之外。比喻極遠的地方。《宋書·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請教。” 唐玄宗 《千秋節宴》詩:“風傳率土慶,日表繼天祥。” 清 吳偉業 《雜感》詩之五:“日表土中通極北, 河 源天上接 安西 。”

(3).舊稱帝王的儀表。《宋史·樂志十六》:“傳清蹕,行黃道,緹騎出重城。仰瞻日表映朱紘,環珮更鏘鳴。” 元 陳益稷 《送駕至上都過關口而回》詩:“喜見重瞳開日表,何勞八翼夢天門。” 明 張居正 《面獎廉能》詩:“共望龍顏瞻日表,近承天語挹春溫。”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邪正

(1). * 與正直。《漢書·劉向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宋 蘇軾 《學士院試<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論》:“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盧文弨 《注<顏氏家訓>序》:“又引之使略涉載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亂,識流品之邪正。”

(2).星體偏離正常運行軌道為邪,不偏為正。《漢書·天文志》:“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者也。”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見蚤晚,謂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為邪。存謂列宿不虧也。亡謂恆星不見。”

不容

(1)

不許;不讓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麼懷疑)

(2)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薰蕕

香草和臭草。喻善惡、賢愚、好壞等。語本《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杜預 註:“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惡難除。”《魏書·辛雄傳》:“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別,豈所謂賞善罰惡,殷勤隱恤者也。”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人中魔怪,竟做了雲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載。”

臭味

臭惡之氣味。《周禮·天官·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漢 鄭玄 註:“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別其不可食者,則所謂者皆臭味也。” 清 趙翼 《裙帶魚臭如醃鯗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之》:“臭味輼輬不可親,嗜痂偏作席間珍。”

(1).氣味。 漢 仲長統 《昌言下》:“性類純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蘇軾 《題楊次公蕙》詩:“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 唐 元稹 《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吾兄諳性靈, 崔子 同臭味。投此掛冠詞,一生還自恣。” 清 方苞 《贈潘幼石序》:“豈臭味之同,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類。《左傳·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誰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預 註:“言同類。” 唐 李百藥 《房彥謙碑》:“且復留連宴賞,提攜臭味,登山臨水,必動詠言。” 宋 蘇軾 《下財啟》:“夙緣契好,獲媾婚姻,顧門閥之雖微,恃臭味之不遠。”

同道

(1) 同一思想;同一原則

帝王治世,百代同道。——《論衡》

(2) 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同道中人

(3) 同路

同道人

洛蜀

指 洛 黨和 蜀 黨。為 宋哲宗 時 元祐 三黨中的兩黨(另 * 叫 朔 黨)。 明 葉襄 《感舊》詩:“ 洛 蜀 紛爭日,君王宵旰時。” 明 沉欽圻 《詠史》:“一堂爭 洛 蜀 ,四鎮角熊羆。”參見“ 洛黨 ”、“ 蜀黨 ”。

標名

題名;顯名。《後漢書·儒林傳序》:“若師資所承,宜標名為證者,乃著之雲。”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序》:“非徒但資笑語,抑亦粗顯箴規,或冀逆耳之辭,稍獲周身之誡。只同求己,何必標名。是稱 穀神子 。”《舊唐書·列女傳·楚王靈龜妃上官氏》:“丈夫以義烈標名,婦人以守節為行。”

室中

複姓。 漢 有 室中同 。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攻討

攻擊討伐。《三國志·吳志·呂岱傳》:“ 廖式 作亂…… 權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諸將 唐咨 等駱驛相繼,攻討一年破之。” 宋 蘇轍 《三論渠陽邊事札子》:“欲遣間諜招誘,必用土人;欲行窺伺攻討,必用土兵。” 李大釗 《廢娼問題》:“凡是侮辱人權背反人道的制度風俗,我們都認作仇敵,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攻討他。”

金人三緘

指人之慎言。語出《孔子家語·觀周》:“ 孔子 觀 周 ,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晉 葛洪 《抱朴子·重言》:“於是奉 老氏 多敗之戒,思金人三緘之義。”

處士橫議

處士:古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裡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橫議:放肆地進行議論。沒有做官的讀書人縱論時政。

難保

難於確保

難保他不說

春深

春意濃郁。 唐 儲光羲 《釣魚灣》詩:“垂釣緑灣春,春深杏花亂。” 宋 秦觀 《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後,入簾飛絮報春深。” 許地山 《危巢墜簡·春桃》:“ 春桃 愉悅的聲音就像春深的鶯啼一樣。”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鉤黨

謂相牽引為同黨。《後漢書·靈帝紀》:“中常侍 侯覧 諷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太僕 杜密 ……皆為鉤黨,下獄,死者百餘人。” 李賢 註:“鉤謂相牽引也。”《文選·范曄<宦者傳論>》:“因復大考鉤黨,轉相誣染。” 李周翰 註:“鉤黨,謂鉤取諫者同類,使轉相誣謗而殺之也。” 明 楊璉 《龍膏記·起釁》:“非全氣體曾鉤黨,變倉皇有誰相信,須防。”

非但

不僅,不但,不只是

他非但寫得快,而且寫得好

容身

在某處勉強居住、生活,安身

無容身之地

叔世

猶末世。衰亂的時代。《左傳·昭公六年》:“三辟之興,皆叔世也。”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云:“政衰為叔世。”《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叔世澆訛,人多偽薄,修身克己,事資誘勸。”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二》:“叔世之民,其去聖哲亦久矣,其願見之,日夜無問。”

中庸

(1) 儒家的道德標準,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論語·雍也》

(2) 見“四書”

(3) 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漢· 賈誼《過秦論》

品行

人品德性

詩詞推薦

讀申屠蟠傳原文_讀申屠蟠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