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光庭的《紀道德》
全文: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聖則。
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
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慮,。
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後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豈不聞乎道德於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於頃刻。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道德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2) 合乎道德的
無以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清寧
(1).清明寧靜。語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天地貴得一,清寧以定位。” 清 黃景仁 《過釣台》詩:“乾坤自清寧,道不與消長。”
(2).指時世太平。《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醋缽兒》:“四海清寧未有期,諸公袞袞正當時。”
(3).清靜,安靜。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阿彌陀佛念幾聲,耳伴清寧到零利。”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遠保持數學的謹嚴,那又是何等清寧的狀態。”
杜光庭名句,紀道德名句
名句推薦
古者聖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
墨子《墨子·21章 節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