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杜光庭紀道德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光庭的《紀道德》

全文:
道,德。
清虛,玄默。
生帝先,為聖則。
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
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慮,。
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於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後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豈不聞乎道德於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於頃刻。

杜光庭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光庭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書法作品欣賞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道德

(1)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矩

(2) 合乎道德的

無以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清寧

(1).清明寧靜。語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天地貴得一,清寧以定位。” 清 黃景仁 《過釣台》詩:“乾坤自清寧,道不與消長。”

(2).指時世太平。《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醋缽兒》:“四海清寧未有期,諸公袞袞正當時。”

(3).清靜,安靜。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阿彌陀佛念幾聲,耳伴清寧到零利。”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遠保持數學的謹嚴,那又是何等清寧的狀態。”

杜光庭名句,紀道德名句

詩詞推薦

  • 偈頌八十五首

    釋妙倫宋代〕竇八抽身已敗贜,偷兒曲為巧遮藏。一家著賊猶閒事,攪斷平人幾肚腸。
  • 小雪

    蘇轍宋代〕小雪僅能消膈熱,苦寒偏解惱衰翁。年豐誰使百物貴,心淨要令萬事空。老去禪功深自覺,生來滯運與人同。閒中
  • 鄒樞密輓詩

    高斯得宋代〕有偉花倫魁彥,花風標九牧花傾。直聲同日揭,峻節與霜明。賀旅羞權隸,佳兵折寇萌。一麾人共惜,再入道彌貞
  • 蝶戀花

    呂勝己宋代〕牆角栽梅分兩下。夾竹穿松,巧傍柴門亞。不似西湖明月夜。展開一片江南畫。老子尋芳心已罷。為愛孤高,結約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詩詞名句
  • 涵漪齋登舟有作

    乾隆清代〕齋據西崖碧湖裔,引香山水別為源。疏流合匯玉泉盛,以節為宣寶穡蕃。窗俯玻璃光相映,階臨綺縠影輕翻。蘭舟
  • 答謝西粵憲副鄧存宇先生(舊令吾邑)

    李孫宸明代〕西來書劄慰寒溫,感激空餘涕淚痕。人向夷門身未老,歌翻易水劍猶存。新貽雜佩江籬結,舊種甘棠雨露繁。國士
  • 新春豐澤園

    乾隆清代〕今春豐澤真豐澤,珠有光輝玉有煙。潤蔚千塍物勾甲,融調太蔟氣規圜。柳絲積素消垂雨,檐箸條冰化滴泉。亟待
  • 靈濟祠四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遙源來晉省,靈濟俯今渠。藉此天然利,庶因民力舒。邊傍朴之室,適可憩而居。視昔聊俯仰,倏焉卌載餘。
  • 度周卿攜司馬公送蒲中舍詩小程先生謁傅長宮

    項安世宋代〕馬公首丹籍,程子亦其次。大書天九門,凜凜見名字。度君獨何心,葅歜而剝芰。艓子大於匙,可臥不可跋。中有
  • 歸田樂

    蔡伸宋代〕風生苹末蓮香細。新浴晚涼天氣。猶自倚朱闌,波面雙雙彩鴛戲。鸞釵委墜雲堆髻。誰會此時情意。冰簟玉琴橫,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詩詞名句
豈不聞乎天地於道德也無以清寧,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