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全文:
君不見董邵南,隱居行義孝且慈。
天公亦恐無人知,故令雞狗相哺兒,又令韓老為作詩。
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
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時有。
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後。
惟有此詩非昔人,君更往求無價手。
參考注釋
楓橋
橋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閶門 外 寒山寺 附近。本稱 封橋 ,因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而相沿作 楓橋 。 唐 張祜 《楓橋》詩:“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 楓橋 。” 清 趙翼 《西岩齋頭自鳴鐘分體得七古》:“何須 景陽 催曉妝,豈但 楓橋 驚夜泊。” 龐樹柏 《舟中夜聞笛聲》詩:“夢回何處數聲笛,卻憶 楓橋 半夜鐘。”
目見
親眼看到。 漢 王充 《論衡·說日》:“ 魯 史目見,不空言者也,雲與雨俱,雨集於地。” 唐 韓愈 《故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在文書所記及耳聞相傳者不説,今直取目見、親與之游而以藥敗者七六公以為世誡。” 宋 蘇軾 《蘇州姚氏三瑞堂》詩:“ 楓橋 、 三瑞 皆目見,天意宛在 虞鰥 後。”《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向士肅 ﹞後來常對親友們説此目見之事,以為笑話。”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虞鰥
指 虞舜 。語出《書·堯典》:“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宋 陸游 《題四仙像》詩之三:“曾看四岳薦 虞鰥 ,閲歲三千一瞬間。” 明 高啟 《媯蜼子歌》:“ 嬀蜼子 乃是 軒轅 之裔, 虞鰥 之孫。”
蘇軾名句,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