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時的《次韻思睿見寄》
全文:
聖賢千古愧難攀,力學方憂敢自閒。
顧我久拋聲跡外,慚君猶掛齒牙間。
平生拙計心長在,解帶高風志未還。
捧檄於今非得已,漫勞魂夢繞溪山。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拋聲
揚聲作態。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三折:“端的個不見實心,但聽拋聲,儘是虛脾。”
齒牙
(1).牙齒。《漢書·東方朔傳》:“ 朔 對曰:‘臣觀其臿齒牙,樹頰胲,吐脣吻……臣 朔 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葡卜冰》:“啟竇摘食,齒牙淅淅作聲。”
(2).口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況此小寇,安足置齒牙間?”
(3).稱譽,說好話。 宋 蘇軾 《與王荊公書》之二:“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水滸傳》第八一回:“萬望恩相不惜齒牙,早晚於天子前題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凡詞塲藝苑,苟擅一長,必傾心倒屣,不惜齒牙為游揚。”
楊時名句,次韻思睿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