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贈晦叔憶夢得》
全文:
自別崔公四五秋,因何臨老轉風流?歸來不說秦中事,歇定唯謀洛下游。
酒面浮花應是喜,歌眉斂黛不關愁。
得君更有無厭意,猶恨樽前欠老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酒面
(1).飲酒後的面色。 宋 梅堯臣 《牡丹》詩:“時結游朋去尋玩,香吹酒面生紅波。” 金 元好問 《杏花》詩之二:“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飛來片片春。”
(2).指杯內酒的表面。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竹根乍燒玉節快,酒面新潑金膏寒。” 宋 朱敦儒 《減字木蘭花》詞之一:“斫魚作鮓,酒面打開香可酢。”
(3).舊時酒令的前部分。行令前斟滿杯,未飲而先行之令稱為“酒面”。飲而後行之令稱“酒底”。《紅樓夢》第二八回:“説完了,喝門杯,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紅樓夢》第六二回:“ 湘雲 便説:‘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有的話:共總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參見“ 酒底 ”。
浮花
(1).漂浮在水面的花瓣。 唐 張祜 《橫吹曲辭·白鼻騧》:“摘蓮拋水上,郎意在浮花。” 明 高啟 《贈東庵道者》詩:“雙樹夾成戶,一溪流繞家。掃林留送筍,汲水帶浮花。”
(2).比喻虛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 宋 蘇軾 《北寺悟空禪師塔》詩:“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裡身。” 陳衍 《元詩紀事·無名氏》:“榮華富貴等浮花,膂力難勝國爪牙。”
(3).浮在液體表面的泡沫。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試燒酒法:以缸一隻猛注酒於中,視其上面浮花,頃刻迸散淨盡者為活酒,味佳。花浮水面不動者為死酒,味減。”
應是
(1).料想是;應當是。 唐 李白 《清平樂》詞:“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宋 蘇軾 《卜運算元·感舊》詞:“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 明 劉基 《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詩:“應是前後身,神會造化跡。”《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據此一説,自然應是父親更重。”
(2).凡是,所有。
斂黛
猶斂蛾。 唐 李群玉 《王內人琵琶引》:“三千宮嬪推第一,斂黛傾鬟艷蘭室。” 前蜀 韋莊 《悔恨》詩:“幾為妬來頻斂黛,每思閒事不梳頭。” 後蜀 顧夐 《應天長》詞:“斂黛春情暗許,倚屏慵不語。”參見“ 斂蛾 ”。
不關
不牽涉;不涉及。《韓非子·內儲說上》:“無棄灰所易也,斷手所惡也,行所易不關所惡,古人以為易,故行之。” 晉 陸雲 《謝平原內史表》:“片言隻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唐 司空圖 《偶書》詩之一:“鶯也解啼花也發,不關心事最堪憎。” 茅盾 《子夜》十三:“明兒 三先生 生氣,可不關我的事。”
白居易名句,贈晦叔憶夢得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酒面浮花應是喜,歌眉斂黛不關愁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