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陳宜甫的《悲獵兔》
全文:
淺草臥才穩,俄驚獵騎鳴。
塵迷三穴失,電過幾坡平。
捷疾飛鷹攫,踉蹡走犬爭。
月中那得路,搗藥乞長生。
參考注釋
捷疾
敏捷,迅速。《六韜·武騎士》:“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長七尺五寸已上,壯健捷疾,超絶倫等。”《史記·殷本紀》:“ 帝紂 資辨捷疾,聞見甚敏。”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 張融 詩﹞紆緩誕放,縱有乖文體,然亦捷疾豐饒,差不侷促。”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潞府鬼》:“既以弓矢入,眾各負壁坐。少焉,一矢破屏紙而出,捷疾中的,不少偏。” 梁啓超 《讀<日本書目志>書後》:“吾之治效,可三年而成,尤為捷疾也。”
踉蹡
亦作“ 踉蹌 ”。1.跌跌撞撞,行步歪斜貌。 唐 韓愈 《贈張籍》詩:“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君來好呼出,踉蹡越門限。” 宋 范成大 《催租行》:“輸租得鈔官更催,踉蹡里正敲門來。” 明 徐渭 《與馬策之》:“老牯踉蹌以耕,拽犁不動,而淚漬肩瘡。” 茅盾 《色盲》四:“ 林白霜 驚喊著,踉蹌地跑回自己房間去。”
(2).指不穩的步履。《水滸傳》第三二回:“ 武行者 聽了,跳起身來,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箇踉蹌。” 楊朔 《木棉花》:“我提著一隻小皮箱,擠在人群里,腳下的碎石塊時時會把我絆一個踉蹌。”
(3).歪斜貌。 五代 齊己 《靈松歌》:“老鱗枯節相把捉,踉蹌立在青崖前。”
(4).行步遲滯貌。 晉 潘岳 《射雉賦》:“蹇微罟以長眺,已踉蹡而徐來。” 徐爰 註:“踉蹡,乍行乍止,不迅疾之貌。” 南朝 梁簡文帝 《妾薄命》詩:“ 王嬙 貌本絶,踉蹌入氈帷。”
(5).喻指困頓;顛沛;顛躓。《梁書·伏暅傳》:“ 暅 踉蹡落魄,三十餘年。” 唐 陸龜蒙 《記事》詩:“聖道庶經營,世途多踉蹌。”《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全家避入深山,不料該處土匪突爾豎旗從賊,以致親丁四十餘口踉蹌道路。”
亦作“ 踉蹌 ”。縱躍;竄跳。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九:“ 東安 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蹡逐之。以試羣貓,莫不然者。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祖寺丞》:“ 趙 睨重欄愈高,唯四角差低,甚易之,然卒不可逾越。屍自水中指云:‘從高處過甚易。’遂如其言,踉蹡一舉,已出平地。”
亦作“ 踉蹌 ”。匆遽慌急貌。 宋 文天祥 《五月十七日大雨歌》:“壁下有水穴,羣鼠走踉蹡。”《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坐席猶未煖,忽得家書報家中老父病故,踉蹌而別,轉薦與同鄉 呂鴻臚 。”
走犬
(1).指獵狗。《淮南子·原道訓》:“陳酒行觴,夜以繼日,強弩弋高鳥,走犬逐狡兔,此其為樂也。”
(2).謂縱狗行獵。《戰國策·齊策一》:“ 臨淄 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鬪雞、走犬、六博、蹹鞠者。”
陳宜甫名句,悲獵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