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痕都斯坦綠玉碗》
全文:
淡以水方濃以韭,淡濃之際暈交並。
雙垂作蒂如含果,六出為花不離瓊。
豐殺莖柯從節度,毫芒不鄂悉分明。
專諸巷裡精工者,三舍真當退避行。
參考注釋
專諸
春秋 時刺客。 吳國 堂邑 (今 江蘇省 六合縣 )人。 伍子胥 知 吳 公子 光 欲殺 吳王僚 以自立,乃薦 專諸 於 光 。 吳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請王 僚 ,使 專諸 置匕首魚腹中,乘進獻時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殺 專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盡滅王 僚 之徒,遂自立為王,是為 闔閭 。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史記·吳太伯世家》及《刺客列傳》。 專諸 ,《左傳》作“鱄設諸”,或作“剸諸”、“鱄諸”。
精工
工致
對聯含義深、氣魄大,字句精工
三舍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為九十里。《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 晉國 , 晉 、 楚 治兵,會於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韋昭 註:“古者師行三十里而舍,三舍為九十里。”
(2).泛指距離遠。 清 趙翼 《高黎貢山歌》:“層椒青青日西下,借問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制樂》:“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願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 清 曹寅 《避熱》詩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願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豐 以後,太學分三舍;上舍、內舍、外舍。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謂客曰:‘ 蔡元長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賓興之法,相公何為不取。’”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書生莫打乖。”參見“ 三捨生 ”。
真當
真的;當真。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二折:“三姑,我著你曬一曬,真當不肯。”
退避
畏縮後退;退後躲避
乾隆名句,詠痕都斯坦綠玉碗名句
名句推薦
欲眺冰壺闊,先從高處躋
王之臣《游採石》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