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痕都斯坦綠玉碗原文
淡以水方濃以韭,淡濃之際暈交並。
雙垂作蒂如含果,六出為花不離瓊。
豐殺莖柯從節度,毫芒不鄂悉分明。
專諸巷裡精工者,三舍真當退避行。
詩詞問答
問:詠痕都斯坦綠玉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痕都斯坦綠玉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痕都斯坦綠玉碗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八
2. 去聲
參考注釋
水方
木製的方形盛水器。 唐 陸羽 《茶經·四之器》:“水方,以椆木,槐楸等合之,其里並外縫漆之,受一斗。”
交並
不同的感情、事物交織在一起
悲喜交並
六出
雪花的別稱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宋書·符瑞志下》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節度
(1) 節制調度;部署
(2) 規則;分寸
日月之行,有常節度
毫芒
(1).毫毛的細尖。《韓非子·喻老》:“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離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鉶 《傳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輝室,可鑑毫芒。” 宋 司馬光 《清逸處士魏君墓志銘》:“天長不息兮,地大無疆;人寓其中兮,細於毫芒。”
(2).比喻極細微。 漢 班固 《答賓戲》:“獨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內。”《後漢書·方術傳下·郭玉》:“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 宋 蘇軾 《孫武論下》:“舉百倍之勢,而立毫芒之功。”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這才可以剖析毫芒地漸漸漸漸地認出‘自己’的真面目呀。”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專諸
春秋 時刺客。 吳國 堂邑 (今 江蘇省 六合縣 )人。 伍子胥 知 吳 公子 光 欲殺 吳王僚 以自立,乃薦 專諸 於 光 。 吳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請王 僚 ,使 專諸 置匕首魚腹中,乘進獻時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殺 專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盡滅王 僚 之徒,遂自立為王,是為 闔閭 。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史記·吳太伯世家》及《刺客列傳》。 專諸 ,《左傳》作“鱄設諸”,或作“剸諸”、“鱄諸”。
精工
工致
對聯含義深、氣魄大,字句精工
三舍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為九十里。《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 晉國 , 晉 、 楚 治兵,會於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韋昭 註:“古者師行三十里而舍,三舍為九十里。”
(2).泛指距離遠。 清 趙翼 《高黎貢山歌》:“層椒青青日西下,借問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制樂》:“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願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 清 曹寅 《避熱》詩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願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豐 以後,太學分三舍;上舍、內舍、外舍。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謂客曰:‘ 蔡元長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賓興之法,相公何為不取。’”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書生莫打乖。”參見“ 三捨生 ”。
真當
真的;當真。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二折:“三姑,我著你曬一曬,真當不肯。”
退避
畏縮後退;退後躲避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馬蹄不響街塵軟楊端臣《漁家傲》
- 見說南山六百里,跙盡馬蹄摧屐齒
- 星霜催綠鬢,風露損朱顏
- 三年佐荒州,市有棄餓嬰
- 乘下澤車,戴華陽巾,錦衣游晝李曾伯《哨遍(和陳次賈為壽韻)》
- 菰蒲疑海接,鳧雁與天浮林景熙《過殿山湖》
- 秋山縮鱗甲,寒渚燭鬚眉衛宗武《新陽前口占》
- 形骸乍摧剝,骨肉慣辛苦文同《憂居》
- 欲銷今日恨,強把異鄉杯任翻《送李衡》
- 相期霄漢摶風翮,每見燈花綴玉蟲陳傅良《送林叔全秩滿歸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