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燕歌行·其一》
全文:
憶年十五發初長,為君許嫁登君堂。
蘼蕪薜荔裁衣裳,步移珊珊響明璫。
揚蛾宛轉入蘭房,一心持贈無相忘。
百年比翼兩鴛鴦,誰知底事固難量。
良人行役去他鄉,含情不敢訴衷腸。
送君出門獨徬徨,春花一別又秋霜。
去時君道出衡陽,昨得音書又朔方。
君行飄梗何能常,年年妾自守空床。
願為雙燕向君翔,銜坭巢君屋上樑。
參考注釋
良人
(1)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後多用於妻子稱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區別於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婦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水滸傳》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他鄉
異鄉,家鄉以外的地方
含情
懷著感情;懷著深情(多指愛情)
含情脈脈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衷腸
心裡的話;衷情
傾吐衷腸
李孫宸名句,燕歌行·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