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待月(七月十九日)》
全文:
過望月應遲,臨秋天似洗。
攬景復乘涼,停舟聊徙倚。
已欣暝煙蒼,猶帶嶺霞紫。
星辰上下涵,燦爛波紋里。
東林忽辨色,一縷金絲委。
絲繩繩而縆,眉葉形迤邐。
吳鉤更半鏡,晶明露全體。
須臾出樹杪,朗照山河綺。
其他難為光,熠耀何足擬。
入秋歷歷看,三五踰四矣。
今夕驗片刻,萬狀幻無比。
待之乃覺遲,對之翻憐駛。
寄言玩愒人,害不視乎此。
參考注釋
絲繩
(1).絲編之繩。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絶。”《宋史·輿服志三》:“﹝冕﹞以金飾版側,以白玉珠為旒,貫之以五采絲繩。”
(2).指釣絲。《紅樓夢》第八一回:“ 探春 把絲繩拋下,沒十來句話的工夫,就有一個楊葉竄兒,吞著鉤子,把漂兒墜下去。”
眉葉
形如柳葉的雙眉。《醒世姻緣傳》第十八回:“﹝小姐﹞五短身材,黑參參面彈;兩彎眉葉,黃乾乾雲鬟。”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乾隆名句,待月(七月十九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