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歸來仿佛二更,煞強似踏雪尋梅霸橋冷

張可久一枝花·湖上晚歸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可久的《一枝花·湖上晚歸》

全文:
長天落彩霞,遠水涵秋鏡。
花如人面紅,山似佛頭青。
生色圍屏,翠冷松雲徑,嫣然眉黛橫。
但攜將旖旎濃香,何必賦橫斜瘦影。
挽玉手留連錦英,據胡床指點銀瓶。
素娥不嫁傷孤另。
想當年小小,問何處卿卿?東坡才調,西子娉婷,總相宜千古留名。
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詩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風生。
可憎,有情,捧紅牙合和伊州令。
萬籟寂,四山靜,幽咽泉流水下聲。
鶴怨猿驚。
岩阿禪窟嗚金罄,波底龍宮漾水精。
夜氣清,酒力醒,寶篆銷,玉漏鳴。
笑歸來仿佛二更,煞強似踏雪尋梅霸橋冷

張可久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仿佛

好像;似乎

猶仿佛其若夢從者。——《漢書·揚雄傳》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仿佛陳涉之稱 項燕。——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進了童話世界

二更

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又稱二鼓。《南史·儒林傳·沉洙》:“ 梁 代舊律,測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盡於二更。” 唐 王維 《秋夜獨坐》詩:“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雖是憂愁,讀書還不歇。那日讀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楊嫂》:“二更的鑼聲響了,我和三哥便把母親抄給我們讀的一本《白香詞譜》闔了起來。”

煞強似

確實勝過;超過。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四折:“穩請受皇家俸祿,煞強似一片荒山掘野蔬。”《快心編三集》第六回:“妹妹那等人物,怕本地尋不出好夫婿,煞強似遠嫁他方,況叔嬸墳墓上去祭掃,也還近便。”

踏雪尋梅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或曰:‘相國(指 鄭綮 )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 灞橋 風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 明 程羽文 《詩本事·詩思》:“ 孟浩然 詩思在 灞橋 風雪中驢子背上。”後因以“踏雪尋梅”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 元 費唐臣 《貶黃州》第二折:“為不學乘桴浮海 鴟夷子 ,生扭做踏雪尋梅 孟浩然 。”《金**梅詞話》第二十回:“知你許久不曾進裡邊看 桂姐 ,今日趁著天氣落雪,只當 孟浩然 踏雪尋梅,咱望他望去。” 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縣考的雜碎》:“‘風兜’是一種呢制的風帽,普通多用紅色呢,下連肩背,前面包住兩頰下巴,仿佛古人踏雪尋梅的高士所戴的那樣。”

霸橋

橋名。即 灞橋 。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城區東十公里 灞水 上。始建於 漢 。 漢 唐 時送客多到此橋作別。故橋在今橋西北十餘里處,後因“灞水”東徙,橋移今址。《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城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王莽 時, 霸橋 災,數千人以水沃救不滅,更 霸橋 為 長存橋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 霸水 又北逕 枳道 ,在 長安縣 東十三里……水上有橋,謂之 霸橋 。”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二折:“你覷那 霸橋 北, 涇河 岸東,俺只見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參見“ 灞橋 ”。

張可久名句,一枝花·湖上晚歸名句

詩詞推薦

笑歸來仿佛二更,煞強似踏雪尋梅霸橋冷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