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檢金泥幾劫灰,尚留遺蹟至今猜

李化龍登岱·其四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化龍的《登岱·其四》

全文:
玉檢金泥幾劫灰,尚留遺蹟至今猜
白雲捧日封中出,青鳥銜書海上來。
輦道蒼蒼秦樹合,雲屏矗矗漢宮開。
徐生自是饒仙骨,一入東溟更不回。

李化龍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玉檢

(1).玉牒書的封篋。《漢書·武帝紀》“登封 泰山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玉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紀號,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檢之封焉。” 唐 李商隱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詩:“玉檢賜書迷鳳篆,金華歸駕冷龍鱗。”《說文·木部》“檢,書署也” 清 段玉裁 註:“玉牒檢者,玉牒之玉函也,所謂玉檢也。” 桂馥 義證:“《六書故》:檢狀如封匧。”

(2).借指玉牒文。 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二:“侍臣 燕公 秉文筆,玉檢告天無愧詞。”

金泥

(1).以水銀和金粉為泥,作封印之用。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剋石紀號,著己績也。或曰:金泥銀繩,印之以璽。”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 衛青 、 張騫 、 蘇武 、 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璽封也。” 唐 李賀 《詠懷》之一:“惟留一簡書,金泥 泰山 頂。” 王琦 匯解:“金泥,以水銀和金為泥,以封玉牒者。”

(2).用以飾物的金屑。 唐 孟浩然 《宴張記室宅》詩:“玉指調箏柱,金泥飾舞羅。” 宋 周邦彥 《風流子》詞之一:“淚花銷鳳蠟,風幕卷金泥。” 明 陳子龍 《雜詩》之九:“金泥緑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龔自珍 《後庭宴》詞:“聘乏金錢,貯無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謂劫火的餘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法蘭》:“昔 漢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問 東方朔 。 朔 云:‘不知,可問 西域 胡人。’後 法蘭 既至,眾人追以問之, 蘭 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後因謂戰亂或大火毀壞後的殘跡或灰燼。 宋 陸游 《數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後始見》詩:“陳跡關心己自悲,劫灰滿眼更增欷。” 明 趙詒琛 《<逸老堂詩話>跋》:“癸丑夏六月,遭亂,所有藏書數萬卷,一旦盡失,而是書原本亦遭刦灰。” 清 呂留良 《<賴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盪,刦灰晝飛,猿鶴蟲沙,蒼黃類化。” 清 金農 《褚先生老毀儒服寄贈》詩:“歷盡刧灰人隔世,飈輪輾破法*輪升。” 清 黃遵憲 《鐵漢樓歌》:“頽垣敗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陳三立 《書感》詩:“八駿西遊問刧灰,關河中斷有餘哀。” 陳毅 《偷渡梅關》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 梅關 著劫灰。”

留遺

遺存,遺留

偏有留遺。——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李化龍名句,登岱·其四名句

詩詞推薦

玉檢金泥幾劫灰,尚留遺蹟至今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