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從旌節赴邊郵,無復花時事劇游

江源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七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七》

全文:
憶從旌節赴邊郵,無復花時事劇游
紫燕黃鸝撩妾思,櫛風沐雨為君憂。
歸鴻浪說能傳信,諼草誰雲可療愁。
聞道旋車新奏捷,午門爭獻月支頭。

江源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旌節

(1).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周禮·地官·掌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 鄭玄 註:“旌節,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孫詒讓 正義:“《後漢書·光武紀》 李 注云:‘節,所以為信也。以竹為之,柄長八尺,以旄牛尾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為旌。’旌節,蓋即以竹為橦,又析羽綴橦以為節。其異於九旗者,無縿斿也。 漢 節即放古旌節為之,故 鄭 舉以相況。” 唐 楊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車,掌行人之旌節。”

(2).藉以泛指信符。 蕭三 《送毛主席飛重慶》詩:“和平、民主、團結,三者都不能一缺--這就是人民付託給 毛主席 的旌節。”

(3).旌與節。 唐 制,節度使賜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詩:“旌節羅廣庭,戈鋌凜秋霜。”《舊唐書·崔寧傳》:“先時, 張獻誠 與 旰 戰, 獻誠 屢敗,旌節皆為 旰 所奪。” 宋 岳珂 《愧郯錄·旌節》:“旌節之制,命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假之。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唐 天寳 中置。節度使受命日賜之,得以專制軍事。行即建節,府樹六纛。”亦借指節度使。 唐 杜甫 《奉待嚴大夫》詩:“常怪偏裨終日待,不知旌節隔年迴。”

(4).指軍權。 宋 樂史 《廣卓異記·出入六十年富貴》:“十擁旌節,兩登相位,三掌邦計,再領鹽鐵。”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明相國》:“公於 乾隆 丙子、丁丑間即從征 西域 ,久擁旌節。”

邊郵

邊陲。 漢 蔡邕 《難夏育上言鮮卑仍犯諸郡》:“邊郵之患,手足之疥搔也,中國之用,胷背之熛灼也。” 宋 張詠 《悼蜀四十韻》:“邊郵未肅清,何顏食天爵。” 清 王韜 《制戰艦》:“惟期分守險要,出入河道,便於往來守御,斯足以固邊郵而衛社稷矣。”今本作“邊陲”。參見“ 邊陲 ”。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時事

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國內大事

時事綜述

江源名句,閒思十首次代內贈韻·其七名句

詩詞推薦

憶從旌節赴邊郵,無復花時事劇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