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景衡的《食筍》
全文:
山中春物早,霏紅亂桃杏。
霜筠固自如,挺立萬夫整。
蟄雷走狂鞭,迸地驚脫穎。
鮮華競時節,露籜含朝景。
山家窘口腹,擷摘盡畦町。
林間忽斑斑,一笑脫愁境。
呼兒且朝飯,縹緲度雲嶺。
海犀紛縱橫,荊玉燦光烱。
士生得所適,藜藿厚五鼎。
膏粱誰不飽,去去多僥倖。
參考注釋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賊臣傳·侯景》:“山家小兒果攘背, 太極殿 前作虎視。”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明 高啟 《一剪梅·閒居》詞:“竹門茅屋槿籬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風物似山家。”
(2).隱士。 宋 梅堯臣 《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詩:“一獲山家贈,令吾媿汝曹。” 清 張爾岐 《蒿庵閒話》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見後亦還之。 魏野 留 富鄭公 名刺,作山家之寶,亦以 鄭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見《宋史·隱逸傳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吳東昇》:“年八十,臨終作詩曰:‘……念我行藏無大過,請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願,休信山家吉與凶。’”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鄢趙爭寵》:“同去山家走一遭……實不相瞞,學生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稱。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宋代佛教》:“意見終於不能一致,而分裂為兩派, 知禮 等稱為山家,即稱 晤恩 等為山外。”參見“ 山家宗 ”。
口腹
指飲食
口腹之慾
擷摘
摘取。 劉師培 《論中土文字有益於世》:“而字形足以行遠之由,則以顧形思義,可以窮社會之形,足備社會學家所擷摘,非東方所克私。”
畦町
(1).田壟;田界。亦泛指田園。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畦町所藝,含蘂藉芳。” 王闓運 《影山草堂銘》:“廣漠寂寥之鄉,畦町高下之處。”
(2).界限。 宋 葉適 《<羅袁州文集>序》:“又太學屢與同舍議不合,遂自乞為軍丞棘正,不肯涉翰墨畦町、宰縣守州,專以政事顯雲。” 明 李東陽 《明故奉政大夫修正庶尹雲南按察司僉事致仕何公墓志銘》:“公性開朗,畦町不內,設與人交,必從厚聞。”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先生墓志銘》:“唯我 蕺山 ,集夫大成,諸儒之弊,削其畦町。”
(3).規矩;格式。 宋 文天祥 《吊五水》詩序:“ 張全 無統馭之材,自為畦町。”《宣和畫譜·張欽元》:“作真字……其遠法 鍾繇 唯恐失真,但去古既遠,世習紛揉,故未能脫去前人畦町。”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王洽》:“每欲作圖……先以墨潑幛上,因其形似,或為山石,或為林泉,自然天成,不見墨污之跡,蓋能脫去筆墨畦町,自成一種意度。”
許景衡名句,食筍名句